生活随笔:尿床是一种病
大舅母的土药方

那年六月三伏天,天热得冒火,我与幺弟还赖在床铺上不起床,我们把身子弯曲成大虾,用我们瘦弱的身体,慢慢烘干昨夜尿湿的床单被褥。
“都啥时候了,太阳晒屁股了,还不起床?”大舅母锐声呵斥道。我们知道纸包不住火了,正在暗自商量对策,大舅母灵活地转动一双小脚,风风火火地来到我们床边,一俯身抱起我們身上盖着的铺盖。我心想,看来东窗事发了。
“哎呀,我就说嘛,今天这两个鬼东西怎么赖床,原来又尿床了。”她用手拍打着幺弟的屁股,我们立刻跳下床,光着一双脚丫往外跑。
“跑啥呀,看你们跑!”我们快,大舅母比我们还快。只见她张开双臂,像一只大鸟展开宽阔的翅膀,动作敏捷地把我们朝怀里一薅,就把我们熟练地夹在了她温暖的双腋下。幺弟忍不住酥痒,嘻嘻一笑:“娘啊,你的胳肢窝夹得我们都喘不过气了!”大舅母慌忙松开腋下夹着我们的小脑袋,紧绷的脸上,溢出一丝浅浅的笑意。我与幺弟偷偷一笑。“还好意思笑,尿床了,也不说一声,用身子烘被褥,也不怕生病?”大舅母扛起我们尿湿的被褥,晾在院坝里粗粗的竹竿上。
大舅母见我们低着头,一副羞赧的样子,一动不动地站在她的身后。她晾晒好被子,走到我们跟前,声音变得舒缓柔和,说:“好了,以后夜里要警醒一些,多解手,尿床后要告诉大人。尿床是一种病,我要给你们找药方子把这病看好。”大舅母说完话,戴上草帽,迈开碎步走了。
为了给我们治疗尿床的毛病,大舅母后来打听到一个土药方,据说用芭蕉树根与刀口肉(杀猪时进刀的猪脖子肉)炖熟后和饭一起食用,治疗小孩子尿床特别灵。为了给我们治病,大舅母到处打听哪里在杀猪。在那样一个清瘦的岁月,日子过得清汤寡水的,哪有多少猪可杀?可是,大舅母就能在方圆几百里以内,准确地知晓哪家要杀猪。她仿佛长着一双千里眼、顺风耳,每次出去,都是满载而归。有时候,人家知道大舅母是给娃儿治病,甚至分文不要,就爽快地把大舅母需要的东西,用粽叶子捆好,递到她的手上。
大舅母就是在这些远近编织的友情大网中,找到了为我们治病所需的药材。那时候吃刀口肉,我们就开了一次荤。但芭蕉树根煮出来的颜色乌黑,其味苦如黄连,难以下咽。这时候,大舅母就会温言细语地劝我们,要狠病吃苦药。大舅母严肃的表情,让我们深感问题的严重,不得不吃着她千辛万苦弄来的药。
一次,大舅母把刀口肉与芭蕉树根切成小块儿,放进吊罐里加满水,架上干柴正准备清炖,刚好有人叫大舅母帮忙去接生,大舅母答应着,在围裙上擦拭干净手,叫幺弟照看好柴火,别煮干了水汽,幺弟欢喜着连连点头。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