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愿修安静心,愿有清欢过

2022-08-31 17:11:0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有一种清欢 叫安静,“人间有味是清欢”。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颇富人生哲理的诗句,原本是对远离喧嚣和争斗,忘却名利,走进山林,安然享受农家粗茶淡饭的一种心迹的诗意表达,后

有一种清欢 叫安静

 

“人间有味是清欢”。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颇富人生哲理的诗句,原本是对远离喧嚣和争斗,忘却名利,走进山林,安然享受农家粗茶淡饭的一种心迹的诗意表达,后来则被诠释为对平静的素淡的简朴的生活之安与之爱的神往心驰,对各种境遇的直面、接纳、改造和顺应,演绎为一种时时处处的心理调适、畅通与知足,表现一种朴实无华里的惬意,展现一种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体现一种至清至高的精神境界,彰顯生命里一种别样的人生体味。它不仅给人以无尽的思索和玩味,而且一直以来都是高人雅士们的殷殷向往与孜孜追求。

清欢的状态最宜心。人在清欢的时候,不是恣情率性、自我放逐、自暴自弃、悲观沉沦、不思进取,而是哪怕阳光灿烂、哪怕暴风骤雨,哪怕顺心顺意、哪怕阻力重重,哪怕平平坦坦、哪怕坎坎坷坷,都看成是生活给予的宝贵财富,并在心中汩出乐乐的涟漪,没有剧烈的情绪、夸张的表现、忸怩的搞怪、失态的举动,有的只是欢快的体验和清醒的认识,表现出清淡的欢愉、平实的喜悦、淡淡的快乐,但又不是大欢、狂欢,更不是痴欢、贪欢。人在清欢的时候,所有的呈现,既不得意忘形而有损形象,又不乐极生悲而滋生恶果,更不装模作样而令人生厌,一切都是风淡云轻,一切都是优雅得体。它是一种面对一切却能把自己安置在心灵清净之地的好好接纳、理性对待;是一种内心的空明澄澈;是一种自我诊疗、自我调节、自我抚慰、自我平衡;是一种走不通就转弯、想不通就放下的灵活应变;是一种举止有度、阵脚不乱的欢,是一种不慌不忙、优游自若的乐;是一种恬淡舒适的兴奋;是一种旷达的处事态度,不将“愁”字挂心头,不把“忧”字贴脸面,成亦高兴、败亦不哀,甜亦欢喜、苦亦无怨,食有好味,寝有香甜;始终有一种镇定自若,有一种收放自如,有一种轻松愉悦,有一种爽心舒体。清欢的状态,无疑有利于身心,有益于健康,有助于对自己命运的把控与主宰。

清欢的表现最冷静。人在清欢的时候,最懂得把心情照顾好的重要,能把想不通的想通,把该放下的放下,把一时的不快及时地削减或屏蔽。坚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不与君子争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比巧。明世故却自己不世故,知炎凉却自己不心凉,知道存在的都有其定数,发生的总有其缘由,既不烦躁也不抱怨,既不纠结也不忽略大局大势。懂得岁月没有永远的静好,不完满才是真正的人生;晓得日子没有永远的顺心,十之八九的不如意才是真正的生活。遇不顺能控制情绪,遭误会能换位思考,碰障碍能知拐弯,见失望懂得释然,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拿改变不了的人和事来折磨心身,再烦、再难、再不顺遂,也不让心情受牵累,开心地过好每一天。对丰满的理想当然无限地憧憬,对骨感的现实也坦然地接受;对优裕的生活当然高兴和珍惜,对窘迫的境遇也能积极地应对;对有回报的投入当然感动,对没有回响的付出也不心酸;对别人的赞扬当然喜悦,对善意的批评也能欣然地接受。不忘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片安宁和清新的空间,注意在忙碌和情绪滋生中不时地听听自己灵魂的指令,拥有待人处事的恰当分寸。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