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愿修安静心,愿有清欢过(3)

2022-08-31 17:11:0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有一种清欢 叫安静,清欢,犹如阳光下的一汪春水,看似波澜不起,但却风和日丽,即便荡漾出波痕,却是片片金光,总传递着温暖,洋溢着希望,散发着光芒,让人体验出恬

有一种清欢 叫安静

清欢,犹如阳光下的一汪春水,看似波澜不起,但却风和日丽,即便荡漾出波痕,却是片片金光,总传递着温暖,洋溢着希望,散发着光芒,让人体验出恬适与愉悦,沐浴着美好,悟人性之善,享自然之馈,亮心灵之灯,闪理性之念,秉直率之性,履忠厚之行,显优雅之态,变得个问心无愧和安之若素起来。即便不快,即便忧愁,即便哀伤,即便惋惜,即便惆怅,即便畏惧,即便仇恨,即便迷茫,那都只是一时的谜团,很快就会被清欢的心境驱赶得无影无踪。

清欢,确实是人间的好味,不仅散发着满满的清新,令人舒畅,更是有利于人应对纷繁复杂,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但清欢不是想有就有的,也不是装得出来的,它需要安静的造就,尤其是需要人的心灵静如止水。

人的心灵安静了,才能心无杂念,见心之真体,识心之真机,得心之真味;才能心情平缓,心态平和,心境舒坦,心胸宽广;才能安神、增智、生慧、致远、超然、怡然;才能保持清醒,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才能淡泊名利,不为进退滋扰,不为宠辱惊慌;才能志存高远,不为成绩骄傲,不为失利沮丧;才能心理康健,明白事理,知荣明辱;才能不计名利,追求卓越,高不孤芳自赏,低不自暴自弃;才能拥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风度,拥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从容,拥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淡定;才能做到默默地奋斗,悄悄地成长,暗暗地丰厚,静静地成熟,实实地收获;才能拥有清欢的表现、清欢的状态、清欢的景况、清欢的境界和清欢的享受。也就是说,心灵安静了,清欢的感觉自然而然便就不请自来。

滚滚红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要做到安静实属不易,要享有清欢更是难上加难,它需要人的不断修炼。要在人生方向上修,天天要做好心情的自己,月月要当满意的自己,年年要当不悔的自己。要注意自我反省,始终知道自己从哪来、到哪去、又该如何去,懂得自己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又该如何依靠谁,明了自己我有何德、又有何能、何能拥有如此局面、何可享得如此清福。要知道自我发奋,针对短板与不足,盯着方向与目标,参照先进与榜样,做到“不用扬鞭自奋蹄”。要愿意选择寂寞,甘当“石心木人”,不随波逐流,不羡慕繁华,不谄媚热闹,不受世俗的干扰,不当外物的奴隶,静守自己的天地,无问西东,逍遥自得,怡然自乐。要多涵养自己的雅趣,多读书,多鉴赏,多思考,多感悟,多健身,养就一身“书卷气”,把自己锻造得胸中有丘壑,眼中有明月,心灵富足,心里开阔,心无包袱,心无旁骛,以清净心看世界,用欢喜心过生活。要多做自我沉淀,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逆境不悲,顺境不狂。心静,完全是自我修来的清福,是自己与自己的互动,是自己与自己的较劲,也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奖励。没有自我革命勇气和自律意识的人,是不可能拥有心灵安静之境地的,也就自然缺乏清欢味道之享有、之体验。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