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豫让的价值(4)
豫让亮剑
智伯平静一下心绪道:“好吧,你们回去商量商量,赶快给我回话。”
“赵襄子不献地,怎么办?”
智伯瞪着大眼,把几案拍得当当作响:“这是君主出公的决定,谁不执行,我们就联手收拾他!”
韩康子和魏桓子吓得吐吐舌头,连忙往外走。
智伯吼叫道:“回来,拿上我送你们的礼物!”
2
这年春天,智伯以国君晋出公之名,联合韩、魏两家,发兵讨伐“不听话”不献地的赵襄子,换句话说,就是软的不行,便来硬的,动用武力“没收”他的领地。
很快,智、韩、魏三家组成的“联军”,气势汹汹朝赵襄子于两年前新筑的襄垣城(今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涌来。双方交战后,势单力薄的赵军节节败退,加之这里没有坚固的城墙防御,眼看就让“联军”破城灭族了。
危急时刻,赵襄子听从谋臣张孟谈的建议,将大本宫迁移到近二百公里外的晋阳城(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
因为,张孟谈的提议,顿时让赵襄子想起了父亲赵简子临终前的嘱咐:“如果有祸乱,不要因为尹铎年少,也不要因为晋阳太远,都要去晋阳躲避。”父亲所说的尹铎,是赵家忠诚的家臣,在晋阳构筑城池并镇守在那里,城固而民富。如今大難临头,可退至晋阳固守,从而抵御智伯他们的攻击以保存实力。
赵襄子立即行动,带领着宗亲、族人和军队,趁着星夜,一路急行,将赵氏的大本营迁至晋阳城。
智伯闻讯,咧嘴一笑:“跑吧,跑到哪里也是一样,只不过是换个死的地方!”
智伯率“联军”继续追击,来到晋阳城下团团围住。
但赵襄子和晋阳军民众志成城,智伯多次强攻都难以破城,一直断断续续打了两年多,仍然不能攻克。
这天午后,智伯来到营中巡视和考察战况。
当他登至晋阳城南侧的半山腰上,举目眺望四周,只见高大坚固的晋阳城位于盆地之中,地势低洼。而西面不远处,阔大的汾水波光粼粼,滚滚流淌……
此情此景,让智伯陷入了沉思。他眯着眼睛,眉头一皱,不由计上心来:以兵强攻不能破城,何不引水淹城?真是天赐良机,时不我待……
回到营中大帐,智伯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布置将士由攻城改为挖渠,并亲自绘制图纸,画出一条从汾水东岸通往晋阳城西门的水渠,在汾水上游和连接水渠的西端各建造一座节制水的闸门,同时,还把自己以及韩、魏两家驻扎在城下的军营筑起大坝围堵起来。
有将士询问这是何意,智伯笑而不答,说你们只管干活儿就是,到时候就明白了。
水渠挖成了,闸门也建好了,正值雨季来临。
智伯下令关闭汾水上游的大闸门,然后打开东河堤上水渠的闸门放水。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