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棉花记

2022-08-31 15:56:47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棉花的花,棉花的花,长得太不讨巧了。 没有叶掌的阔大,也没有果的独特,甚至也没什么香气,特别是它那多分裂的花萼,总让我想起怒发冲冠的鸡冠花。棉花的花,不像别的植

棉花的花

棉花的花,长得太不讨巧了。

没有叶掌的阔大,也没有果的独特,甚至也没什么香气,特别是它那多分裂的花萼,总让我想起怒发冲冠的鸡冠花。棉花的花,不像别的植物的花,满满的观赏审美价值,它通常不被人注意,农人种棉花,不是为了欣赏它的花朵,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采它的果实——棉籽可榨油,棉絮可纺织。

田野里,棉田其实并不多,只有零星的一小块一小块,有的人家干脆就不种棉花。种棉花风险大呀,从准备播种起,就得防止病虫害。棉籽可以榨油,也特别容易生虫,或者遭到觅食动物的啃噬,因此播种前就要进行防虫防腐处理,然后才能下种,只有躲过虫害和动物利齿袭扰的棉籽,才能幸运地发芽出苗。刚出土的棉花幼苗,只有两片豆瓣似的小叶;渐渐地,枝繁叶茂,此时,又要打尖儿掐枝,以免植株疯长,跟花朵争养料;及至花蕾坐枝,还得喷洒农药,防止蚜虫、火蜘蛛、棉铃虫等病虫害。棉花就是这样,需要庄稼人一路小心伺候,才能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其间的任何一次病虫害,都可能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棉田的活儿,都是细活儿。爱玩儿爱动的小伙伴们都去玩泥巴、捉迷藏了,我和母亲就在棉花田里间苗、锄草、喷药、掰枝、除杈。许多时光就在棉田里消磨了。

棉花的花,造型酷似缩小版的蜀葵。花萼多裂,花色初为乳白,慢慢转为深浅不一的红,说来却也妩媚。凋谢后,结出绿色蒴果,状似颗颗毛桃一般,有尖嘴儿。我们叫它棉桃,也有人叫它棉铃。我覺得“铃”字来得蹊跷,还是叫棉桃更贴切些。你看,那棉桃有多饱满,我和母亲心里的希望也就有多丰饶。

长啊,盼啊,就在我们的期盼中,玉米、黄豆、谷子,都已经收了,匍匐在地里的红薯、深藏地下的花生和晚熟的豆角逗秋趣时,棉桃儿也从翠绿中长出斑斑红褐。此时,我们知道,棉絮在棉桃里越长越长,越长越长,就像怀胎十月的婴孩儿一样,就要华丽出世了。已然成熟了的棉桃,在秋阳的照耀下,一颗颗渐次自然爆裂,露出我们所最需要的部分——柔软洁白的棉花。

叮叮当当,铿铿锵锵,棉花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战胜各种害虫的袭扰,度过芽期、苗期、花期、蕾期,就这样到了采摘期。

这才是真正的开放,这才是真正的棉花。

采摘时,可得要小心了。要五根指头密切配合,捏住“兔尾”根部,这样才能将棉花采摘得干净利落且纤维不断。那手势,酷似娃娃机里抓娃娃,蛮有技术含量的呢。

我和母亲一人一垄,蹚在半人高的棉田里。此时,四野阒寂,只有那些不知名的小虫儿,不知疲倦地奏着秋日的私语。

这时候,最怕的是秋雨,只有暗自祷告,求老天爷垂怜。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