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我的“黄粱美梦”(2)
卤菜王子
走出商业批发总公司办公楼里的那一刻,我如梦初醒,只想找一个无人的角落痛哭一场。我不敢回家,怕父母为我担忧,也怕亲朋好友奚落我。我唯有打掉牙和血吞,当务之急是在长沙找处安身之所,度过未来漫长的三十多天。
我幸运地打听到我的一个同学兼同县老乡蔡君在原广州军区后勤部湖南管理处上班,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他上班的地方。蔡君得知我的处境,爽快地让我住在他的宿舍里。他住的是一间独立的宿舍,有着一张上下床,这一住,就是30多天。
8月7日上午,我再次来到商场人事科,罗科长终于安排我往进了十人一间的集体宿舍,并通知我第二天去副食部上班。
8月8日上午8点,我走进商场副食部办公室,没承想,部门赵经理从始至终都没正面看我一眼,只是吩咐副经理把我带到商场门口的卤菜柜。卤菜柜在商场门口一侧,全封闭的柜台就像一个大蒸笼,里面又闷又热,让人异常难受。商场的职工都不愿意来这里上班,老柜长只好招了两个临时工,但依然忙不过来。我一个还没转正的国家干部,正好名正言顺地来这个最艰苦的地方锻炼。所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的到来,乐坏了老柜长,连临时工都喜笑颜开。
老柜长十分照顾我,洗刷食品工具、打扫柜台卫生等脏活儿,都由临时工干,只要求我记住数十种卤菜、腊味干货的品名及标价,同时学会使用台秤。一个星期后,我正式开始倒班。上班前,我像是一名饭店的洗碗工,把刀、叉、铲等食品工具搬到洗漱间清洗干净,然后再把柜台玻璃全部清洁一遍。营业时,我又像是一位在食堂里分菜的厨师,穿着白大褂,戴着卫生帽,挥舞着手中的刀和铲,把卤菜一斤一两地装进一个个食品袋里,然后递出窗外。
我们所售的卤菜味道好,每天一大早便有大批顾客在柜台外排队等候。一大盆几十斤重的豆笋不到一小时便被抢购一空,供应商不得不再送来一大盆。捆鸡、素肉、海蜇丝、猪耳朵、卤牛肉等卤菜买的人少些,但每天也能卖出几十斤。一天下来,我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手脚酸痛,白大褂上也沾满了卤水油渍,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甚至气味还渗进了身体里。脱下白大褂,我身上仍然是卤菜的味道,不认识的人从我身边经过,便知道我是卖卤菜的。我不敢去见同学朋友,也不敢写信给父母汇报自己的具体工作,怕他们知道我在单位卖卤菜而伤心难过。我把委屈和懊悔埋进心底,化作枕边的斑斑泪痕。第二天,我依然在别人面前装出一副开心愉悦的模样,重复着昨天的工作。
记不清是哪一天,一位同事突然给我取了个“卤菜王子”的绰号,其他同事竟然不约而同地叫好。在他们看来,一个年轻大学生,每天穿着白大褂卖卤菜,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卤菜王子吗?于是,“卤菜王子”的绰号很快在全商场传开了,成了我的代名词。湖南商场有几百个员工,除了副食部的人外,其他部门的人并不认识我,但说起“卤菜王子”却无人不知。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