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散文:战场,一个让梦不再安宁的地方
烈士墓前 那个红衣少女(外二篇
	
上过战场的人,他的梦里永远都不会缺少硝烟或死亡的画面,即使他在明亮的阳光下沉思的时候,这些画面也会占据太多的记忆空问,使得他常常陷入一片痛苦黑暗之中。
在上世纪80年代于西南边境的红土地上发生自卫反击战,我才刚刚从军校毕业,堑壕上空横飞的弹片和猫耳洞里弥漫的血腥,都让我这个23岁的青年激情燃烧、热血沸腾!采访、拍照、为受伤的战友写家信、在“百米生死线”随军工队员穿过刺耳的炮声、在一次战斗前亲历即将冲向死亡的突击队员干完一杯壮行酒的豪迈……
每年的12月15日,我都在凌晨3点起床,然后走进寒冷黑夜,那是当年出发的时辰。我要去的,是一个生长死亡的战场,一个从此让梦不再安宁的地方……
那年,我所在的那支部队终于结束了在云南前线的作战任务,在边境的一个小镇休整一段时间后准备撤回内地。那天下午,收拾完第二天出发的行装,我走出帐篷,这才发现天上飘起了毛毛细雨。望着远处在雨雾中隐现的老山主峰,我的心隐隐地感到了一种悲壮的滋味。弹雨,硝烟,血,死亡……这种经历并不是每人都能遇到的,当后方人正为金钱和富足的生活奔忙时,我和众多的同龄人却在战场上迎接随时而来的生与死的考验。点燃一颗大重九香烟,沿着一条泥泞的小道,我默默地登上了一道山梁,当我把视线从远方收回时,我的眼睛突然出现了一片灰白色的整齐的方阵!那是千余座在冲锋路上倒下去的战友们的墓碑,一层层,一排排,依山而立,像一个个挺起的身躯,随时接受进攻的命令。我的心不由得一紧,明天我们就要凯旋回到家乡,而他们却要长眠在这南疆的红土地里。
我又一次走进战友们用血与肉铸就的碑林。
整个烈士陵园静悄悄的,笼罩在一片茫茫细雨中,墓碑上刻着一个个陌生而鲜活的名字,而生命却永远凝固在十八九岁的年轮上。炮声永远离他们远去,他们就这样默默地望着北方,望着家乡。站立良久,我仿佛感到了我和他们的呼吸又融在了一起。这时,我好像听到一阵女人的哭泣声,抬头向山坡望去,在一座墓碑前,有一个跪着的身影,红色的上衣在雨中特别醒目。在一座肃穆的陵园里出现一个女性,自然引起了我的好奇,虽然有些紧张,可我还是轻轻地走了过去,只见那个女人双手捂着脸,瘦弱的双肩因哭泣而一阵阵颤抖着。墓碑前放了一瓶五粮液酒,还有几支点燃了的香烟。透过缓缓飘浮的烟雾和细细的雨丝,我仔细看着墓碑上刻着战友的生平,王某平,19岁,四川乐山人,某年某月在自卫反击战中牺牲。我的泪不知什么时候也流下来了,他们是兄妹还是一对恋人?死者带走了遗憾,不幸和痛苦却要永远陪着活着的人。我在心里默默地安慰眼前这个陷入悲痛的女人,你哭吧,你应该自豪,你的亲人,是为祖国荣誉而死的。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