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那只受伤的野兔
吃的故事

二两肉
小时候贼馋。总想着法子满足嘴巴,填饱肚子。
赶集是我喜欢的一件事。集上人来人往,车来车往,好不热闹。集两边摆的水果和蔬菜我没兴趣,我对集上唯一的猪肉铺感兴趣,卖猪肉的一边吆喝,一边磨刀、切肉、砍骨、过秤,一气呵成。我对卖猪肉的老板没兴趣,我对猪肉铺门口那口咕嘟嘟冒着热气的大锅有兴趣。那口大锅下面木柴燃烧着,火苗旺旺地舔着锅底。大锅大大方方敞开着,里面堆满猪肠、猪肝、猪蹄、猪头肉,大锅热气腾腾的,香味飘几里地。赶集的人顺路不顺路,都向这边靠靠或者绕绕,为的是闻一闻这空气里的肉香味儿。不吃肉也要闻闻肉香,过过鼻瘾。
父亲也是,只闻不买,百次赶集九十九次不买猪肉,要买,也是买白花花的没有一丁点儿瘦肉的肥肉,回去炼油。当然,炼油剩下的油渣也好吃,然而父亲比那些榨花生油的机器还厉害,炸花生的机器最后还能吐一点儿花生饼出来,可父亲每次把肥肉炼得一滴油也滴不出来了,才算完事。最后,他把焦黑的东西捞出来,沥干,倒在碗里,递给我说,吃吧,香哩。
起初,父亲还带着我去赶集,后来觉得我坐在独轮车上占地方,还不如多推一点儿菜卖更实惠。不带我去赶集,我就闹。我一闹,没耐心的父亲就揍我。次数多了,我也不敢闹了。我就偷偷跟着父母去赶集,跟着跟着就被父亲发现了。我学乖了,在父亲暴风骤雨的拳头到来之际,我必须逃之夭夭。
我贼心不死,还是想跟父母去赶集,觉得只要到了集上,父亲也就不会守着那么多人打我了。一次,父母不知是忘了我的跟随还是走得快,我跟着跟着就不见他们了。我怕去集上把自己挤丢了,回不了家,只好在半路等。百无聊赖地看着赶集路上来来往往的人。
快晌午了,肚子咕咕叫,还不见父母回来,我无精打采地往回走。我一边挥舞着一截儿树枝,一边踢着地上的石子。快到村子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一个软软的东西被我踢飞了。等那个东西落下,我走过去蹲下身,仔细一看,一块软软的东西裹了尘土,我用树枝挑起来,用嘴巴使劲儿吹了一口气。我的个娘哎,竟是一块半肥半瘦的猪肉,大概有二两左右的样子。我看看四下无人,赶紧把那块肉放进我贴身的口袋,飞奔回家。
父母终于从集上回来,一身疲惫。我等他们进屋,就开心地把那块猪肉拿出来。
哪里偷来的?父亲一看就凶狠地吼了起来。我躲在母亲身后委屈地說,不是偷的,是路上我捡来的。父亲说,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我赶了半辈子集都没捡到一次猪肉,你再去捡一块回来看看?母亲对父亲说,你就知道吼,也不想想,孩子都没去集上,怎么去偷肉?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