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哥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3)
贵哥
20多年前,贵哥找到时任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我,提出准备筹集100多万元,在自己位于城区最繁华的南街路口当头的住宅楼开办一间“拓智幼儿园”。我对贵哥放下几十年收入不菲的武馆和开医馆看病救人的老本行,去进军他从未涉足的幼儿教育感到不可思议。贵哥诚恳地对我说:“兄弟,我小时候因残疾,三次求学都进不了学校,我觉得不能让现在的孩子再遇到像我那时读书难的情况了。现在城区幼儿园太少,质量好的幼儿园更少,小朋友没有一个好去处,我觉得结合我的专长开办一间可学文化、可练武术的特色幼儿园,让孩子学文化的同时练练武术,可以强身,更可以锻炼意志力。我可以把我这辈子感悟的‘志和‘智延续到孩子们的身上,让廉城的孩子们既有坚定的意志,又有过人的智力。知识的延续就是生命的延续,我觉得我可以把这些东西根植在孩子们的心中。我的办学宗旨就是‘德正其根,智善其技,修炼武术是我准备开办的这个‘拓智幼儿园的特色。”
我被贵哥感动了。接下来我不遗余力地跑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协助贵哥办好登记注册手续,幼儿园开业后,贵哥便日复一日默默地为幼教事业辛勤耕耘,年复一年地为幼教工作奉献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数年后,根据幼儿教育的需要,贵哥再次筹集100多万元,在我任镇长的石城镇良龙路办起了更具规模的“拓智蒙迪幼儿园”。在贵哥的悉心打理下,现在的拓智幼教机构已经成为廉江幼教事业的一面旗帜,连年获得“廉江市优秀幼儿园”“湛江市先进民间组织”等荣誉称号,贵哥也被评为“最美湛江人”“湛江自强模范”“最美街坊”“优秀邻居理事长”“廉江市道德模范”;它的办学成效被《开创新广东》教育专著报道和认可,贵哥个人被命名为“南粤园长的典范”。
贵哥成功了,由原来的民间医生、残疾人武术家、“江湖仁义大佬”,一下变成了廉江幼教界名人。在认识贵哥的这20多年间,贵哥不断在全国、省、市获得这样那样的荣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事业越做越大。
然而,在成功的背后,有多少人知道贵哥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贵哥跟我说过,他一生经历了四次大难,两次自杀,他都坚强地走了过来。著名散文家蒋建伟先生在采访贵哥时跟我说过:“从刘国贵身上,我感觉到一种震撼,一种在苦难中坚守,在苦难中自我挑战的抗争精神。”
贵哥一生都离不开“勤奋”两个字,他一生经历了数不清的挫折,因残疾多次求学不成、因残疾四次失恋、因绝望两次自杀……但他最终没有退缩,咬紧牙关一直向前冲。贵哥,这个身高仅仅1.4米的残疾男子汉,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多于常人百倍的努力,以从容乐观的态度,不但担起了他整个家庭的担子,还撑起了廉江幼教事业的一片天空。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