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回家的路(3)
葬礼
谈起二婶,成哥愤愤地说道:“我经常叫她别干那么多活儿了,她就是不听,给她钱也舍不得花。吃好玩好,看看儿孙不好?你看,现在搞出大事来了!”
“阿成,你怎能这么说?她不干活儿吃什么?你给过她钱吗?你养过父母吗?”十八叔不悦道。
据小梅生前说过,成哥出来打工后,难得见他给父母半分钱,他对父母因经济困难拿不出钱来给他去电子学校学习电器修理而耿耿于怀。他打工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一个单位待不上几个月。赚了一点儿钱就不上班,花完再打算。他不但不拿钱回来养家,还想方设法花掉父母从土地赚回的血汗钱。只要家里攒了几千块,他就要去相亲,看了不少姑娘后,最后花了大价钱娶回一个因出车祸而脚跛的广西姑娘。龙哥在家耕田,赚不了几个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兴弟初中毕业后就跑到汕头跟人修摩托,也没挣到多少钱,几年难得回一次。他们连自己都顾不了,哪有余钱给父母养老?等到他们成家有小孩儿,经济更不宽裕。小孩儿长大了,有的结婚了,又要养家,还要建房,二叔二婶还得靠自己养老。龙哥老实巴交,懦弱寡言,没主见,但诚实大度,不计较得失,这也是二叔二婶跟着他吃的原因;成哥认为父母长期帮助龙哥,龙哥得了父母不少好处,他更不会给钱父母养老。
吃完晚饭,稍歇。七点多,祠堂门口的近百平方米的院子热闹起来。只见中间摆着两张不锈钢桌子,桌子之间留出一定的距离,两张桌子上面架着一张不锈钢桌子,最高的桌子安放着灵位、灵屋。桌子前面放着一张不锈钢桌子,其上摆着一些鸡、猪肉、寿桃籺、米饭、茶、酒等供品。祭奠时,分六批进行,按顺序由大到小,由亲到疏,道工许师傅在旁边指挥、喊祭。
经过九道程序,最后在河边将灵屋、罗伞和二婶的衣服、蚊帐、被席一块儿烧掉,火光照亮了半边天。
二婶走完了这酸甜苦辣的81年,期望卑微、坚韧、倔强的她在这熊熊的火光中找到回家的路!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