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远行的儿子

2022-09-12 20:41:05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想念那床暖暖的棉被,儿子即将远行。 临行前,他让我给他做床棉被,不要羽绒被、蚕丝被、羊绒被,就要棉花被。素来笨手笨脚不擅女红的我,绣花、纳鞋垫、打毛衣、缝缝补补,这些针头

想念那床暖暖的棉被

儿子即将远行。

临行前,他让我给他做床棉被,不要羽绒被、蚕丝被、羊绒被,就要棉花被。素来笨手笨脚不擅女红的我,绣花、纳鞋垫、打毛衣、缝缝补补,这些针头线脑儿的活计压根儿上不了手。到街上踅摸,居然找到一处手工缝制棉被的地方。女店主看上去50岁左右,娇小玲珑、干净利落,一张口,别人难以分辨的家乡话让我倍感亲切,询问之下,果真是老家人,两村相距不过两里。床单、被套、枕头一并做了,纯棉的质地摸上去柔柔软软、暖暖和和。儿子把棉被抱在怀里,高高大大的身材被明亮的阳光照耀成一个矮矮的熊影子。我紧随其后,眯缝的眼里有阳光,有温暖,还有点点泪光中慈祥的奶奶戴着老花镜为我缝棉被的情景——

记忆中,奶奶曾给我做过两床棉被。12岁那年,我第一次离家上初中,刚出七月(农村习俗七月不做、不拆、不洗被褥),奶奶就把席子铺在当院,在斑斑树荫下,穿針引线为我做棉被。奶奶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巧手。年轻时奉养老人、养育子女,一家老小从头到脚的穿着全靠奶奶手工缝制,裁剪勾缝,长短肥瘦,不管新旧,每个人上身都合适得体。瞎眼的西屋姥姥撑开树根般苍老弯曲的手指一挥一舞比画,大闺女(奶奶的大名)绣的花能引来蜂蝶,剪的纸能招来凤凰,剃的鞋样又俊又俏,她的手是观音奶奶偏心安的,心里出的那些稀罕玩意儿,别人想学都学不会。

奶奶坐在席子边上,抻好拽展粗布被里开始贴棉花,贴了一层又一层,洁白的棉花在席面上暄腾开来,如一朵蓬松的云彩落在了院子当中。奶奶的头上身上沾满细细的棉絮,眼睫毛上也挂了一层银白绒毛。我坐在廊阶上看包了语文书皮的《水浒传》,内心汹涌着仗剑江湖的侠骨柔情。奶奶贴好棉花,一声吆喝断送了我的江湖梦。我蹲下身子,帮奶奶把被面平展铺在棉花正中央,白花花的云朵就变成了艳丽的凤穿牡丹。奶奶把被里的四边折起来,从被子那头“秃噜噜”扔给我个线团,瘪着嘴念念有词:“一边留一拃,缝缝挑挑不露头。妞,别咬长了,浪费。”帮奶奶扯完棉线,奶奶挪挪停停地绕被子转一圈儿,棉线也在棉被上蚯蚓似的涌动了一圈儿。被里包被表,被表扦被里,棉被初步成形。我一头扎向棉被,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跳进眼里,我躲猫猫般在棉被上翻滚折腾。奶奶拿笤帚打我屁股:“小祖宗,还没缝好,把棉花滚不匀实了,不冻手脚就凉肚!”我乖乖滚向席子边沿,边在书里行走江湖,边看奶奶用针鼻划线,针尖穿梭,一条条棉线像一垄垄喜人的庄稼被奶奶细针密脚缝在了棉被上。

奶奶给我缝的第二条棉被是1991年,我中考时金榜题名,成为我这辈儿里第一个靠读书吃上供应粮的人。母亲说将我盖的棉被拆洗拆洗,把棉花弹成网套就行,奶奶执意要做新棉被。这次,奶奶做棉被不在当院,而是上了楼。她不允许我上楼“捣乱”,一个人独自忙活了好几天,奶奶已年过耄耋,做活儿依然利索精致。奶奶不让我上楼,我便只敢站在楼梯口抻长脖子张望。楼上有“老爷”,黄毛丫头不得随便入内——奶奶敬畏的神明,我再调皮也不敢冒犯。我看见奶奶烧完香拜完“老爷”,才开始缝被子,我还看见一个大红的包袱捆放在楼板上。母亲说,那是奶奶为爷爷和自己缝制的送老衣服和被褥。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