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早熟好,还是不好(14)
-1
自己跑步也罢,遛‘木木也罢,随你的便。因为十四天已经过去了,你出去一次换一个口罩都行,在北京买口罩不再是难事了……”
可可愣了片刻,用被子蒙上脸,哭出了声。
爷爷在床边坐下,不解地问:“好孙女,你高兴才对嘛,为什么哭啊?”
可可说:“冉冉的外婆昨天晚上去世了……冉冉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没法安慰她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了……”
爷爷沉默了一会儿,叹口气,声音沙哑地说:“那不是你的错……那不是任何人的错,冉冉会明白这一点的……”
“五一”小长假期间,可可的爷爷开车将冉冉送回了可可家。可可的爸爸妈妈已经从武汉平安归来,可可的爷爷也在她家住了一段日子,当然还带来了“老八”。小长假一结束,可可的爷爷还要住回到自己家去,继续在那个小区做义工。那个小区的外省市居民比较多,北京一解禁,陆续都返京了。解禁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大松心地恢复以往的生活了,各级政府提醒人们,在有序地复工复学的同时,仍要谨慎防止疫情卷土重来。可可的爷爷已经是一名资深的义工了,他觉得自己的使命还没到结束的时候,认为在特殊时期做一名老义工是自己光荣的使命。
冉冉总是听可可讲起“老八”,对“老八”的语言天赋特别佩服,早就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老八”的真身了。她还没彻底从失去外婆的悲伤中解脱出来,但正像老话说的那样,有所失往往也会有所得,冉冉的亲情关系中多了一个姐妹,那就是可可。她俩不再仅仅是小学生之间的好朋友关系,也是亲如姐妹的关系了。冉冉并不是第一次来到可可家,她与可可的爸爸妈妈以及“木木”早就熟了,“木木”对它表现出热烈的欢迎。她刚向可可的妈妈和爷爷问过好,“老八”就开始炫耀自己的语言才华了。
“老八”说:“冉冉来了!……不亦乐乎?”
冉冉惊讶地说:“它第一次见到我,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可可的爷爷说:“可可经常说起你的大名,你冉冉的大名对于我的‘老伙计已经如雷贯耳了嘛!”
“老八”又说:“天地玄黄,如雷贯耳!”
冉冉惊讶地说:“哎呀‘老八,您太有才了!”“老八”贫嘴地说:“不客气,太有才了!”
大家都被逗笑了。抗击疫情的战役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从农村到城市,中国的男女老少,都发自内心地为祖国感到骄傲。听着可可、冉冉在阳台上和“老八”对话,以及那一阵阵快乐的笑声,可可的爷爷悄悄问可可的爸妈:“我孙女向我提出过一个问题——对于她这种年龄的孩子,早熟好还是不好?我回答不了这么难的问题,你们认为呢?……”
可可的爸爸妈妈互相看了看,都愣住了。可可的爸爸挠腮帮子,可可的妈妈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看来,那个问题确实太深了,他俩一时也被难住了。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