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吉祥(鲞)有余(鱼)

2022-09-16 18:55:3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黄豆鱼鲞冻 一碗年味,海岛人过年,鱼鲞是必备的硬菜。大盆里、篰篮里,各色鱼一条叠一条,选年前晴好的日子,持刀剖切、洗净沥水,一一摊晒于团箕、竹簟上。阳光铺洒,鱼水分渐消,空

黄豆鱼鲞冻 一碗年味

 

海岛人过年,鱼鲞是必备的硬菜。大盆里、篰篮里,各色鱼一条叠一条,选年前晴好的日子,持刀剖切、洗净沥水,一一摊晒于团箕、竹簟上。阳光铺洒,鱼水分渐消,空气中鲜腥味变淡,鲜鱼终成鲞。院前屋后,挂起串串鱼鲞,层层叠叠、挤挤挨挨。邻人经过,扔下一句:过年鱼鲞曬得喷喷香。年味初现。

鱼鲞清蒸、红烧、烤、切丝切块与蔬菜同炒,素日里也能一膏馋吻,唯鱼鲞冻在守岁饭时才露脸,姗姗来迟,稳稳压场。一大碗黄豆鱼鲞冻,文火细煮,色泽红亮晶莹,入口鲜香凉滑、酥糯不腻,勺子挖着吃才过瘾。

做鱼鲞冻一般选在除夕前一天。母亲从瓮里倒出黄豆,盛于竹匾,晒一番再挑挑拣拣,剔除碎粒和有杂色的,剩下的颗颗圆胖、色匀、完整。黄豆是母亲亲手种的,除去鲜吃和留种,每年专门留出一部分做黄豆鱼鲞冻。鱼鲞爿爿簇拥,密密匝匝,屋里屋外都是阳光和海风杂糅的味道。父亲数次从那些鱼鲞旁走过,终于,下了决心,就这些了——鱼鲞切块,装盘待用。

作为年夜饭的压轴菜,黄豆鱼鲞冻自然是受到礼遇的,熬煮过程工序不算繁杂,但颇费时,拿捏分寸、掌握火候,父母亲用心又耐心。起灶,待锅热煸一下葱姜,加清水、酱油、白糖、茴香等,放多少全凭灶头经验,放多放少不只味重味淡的关系,会影响整个口感。而后,浸泡过的黄豆、条状五花肉、若干肉皮,依次下锅,加盖小火烧。咕嘟咕嘟,锅盖边冒出白色气泡,香味儿偷跑了出来,缭绕不去。

放鱼鲞的时间掌握很重要,可以说是做好这道菜的关键,放得迟,黄豆与肉块均烂熟,鱼鲞却硬而韧,结冻后一口咬下去,硌牙且无鲞冻之厚味;放得过早,鱼鲞粉碎,鲞块无处寻觅,白白辜负了好鲞。据查,这道菜的制法古人就已深谙,“肉先煨烂,放入台鲞同煨,鲞烂熟即可食。冬日,谓之鲞冻。”中途翻弄须注意,切不可乱搅一气,破坏了肉块鱼块的形状,作为一道重要的年菜,卖相也很重要呢。放入鱼鲞后,香气的层次丰富了起来,鲞的咸香、肉的鲜美、黄豆的清新,那种三合一的味道美好得无法形容,云雾般在屋子里、在鼻子底下打转儿,热气腾腾的,勾引得人坐立难安。但馋也是白馋,这道菜不到年三十晚,是不让碰一丁点儿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被结结实实地装入大瓷盆。

海汪汪,油亮亮,一夜结成冻。

除夕,屋外鞭炮如雷,屋里炒菜哧嚓有声。大圆桌摆十二道菜,荤素搭配,糕点水果做点缀,中间上一大碗黄豆鱼鲞冻,丰盛、隆重,年味十足。酒敬列祖列宗,待香燃尽,鞭炮声起,仪式结束。年夜饭正式开始。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