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梦文学的女子(3)
在北京与老白相聚
这是一次愉快的聚餐。雪后的北京云开雾散,亮亮的太阳光从窗户打进来,照着店里客人们专注食物的脸。在撕扯剥虾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全神贯注,那种安详的神态足以打动旁观者。很显然,这种小店适合朋友聚会,大家坐下,窃窃私语,只有家长里短,无关身份地位。
以为餐后就是握手道别,一般我们的聚会就是这样。聚会就是吃饭,吃饭结束就匆匆忙忙各奔东西。老白说要开车送我去北京西站,我有点儿惊异。由于距离我乘坐车次还有两小时,他绕道长安街,一路和我说,你看北京建国饭店!看故宫!看天安门啊!看中南海啊!他显然不把自己当寄居京城的外地人,北京一个个闻名世界的标志性建筑,让他有深厚的民族自豪感,也很显然,他把我当念书时那个小女孩儿看待了。少年时,在晋北那个落后的乡村,同班的男孩子们在严寒冬日的教室里,冻得跟孙子似的吸溜着鼻涕,还总是争着打扫教室卫生,搬煤块,生炉子,倒炉灰,把自己当大哥。初中毕业的老白在北京当兵五年后转业,不安于现状,带着梦想,在北京漂,拼搏了多年。许多北漂最终会被这座巨兽般的城市磨掉锐气,泯然众人,甚至变得面目全非,但老白不一样。三十年一晃过去,老白说还是在北京买不起房,但他说在河北买了房,在我们老家县城买一间一百平方米的临街商铺,在老家村里修盖起了五间新房,北京有自己的电子秤专卖店——知足的老白依然纯朴得像个傻瓜。
车到北京西站,老白帮我取了票。只见老白打开车后备厢,提出一把新鲜的香蕉,几个大红苹果,硬塞到我手里,说路上吃。三小时车程我怎么能吃了十几根香蕉和五个拳头大的苹果?实在推辞不过,我拿了三根香蕉,一个苹果,就与老白挥手告别。
想到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诗“大海没有时间和沙子交谈,它永远忙于谱写浪涛”——觉得想笑。文学和现实,是两码事。我与老白这次聚会与知识、学识、职业等等有关吗?
夜深了,G683次呼啸而过的动车上,正搭乘着一个追梦文学的女子。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