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选:一班压抑的飞机(2)
疫情下的中国留学生
直到3月20日,学校发来邮件确定停课,所有课程考试都将改成网络形式,直到5月1日,而且3月底也要開始为期一个月的复活节假期了。
权衡之下,我决定回国。身边有部分朋友选择留下,他们提前购好了足够撑半个月的食宿物资,打算留在公寓等待疫情过去。一开始看机票只能接受一万元左右的,还要考虑转机的地方是不是疫情严重的国家,让不让中国公民入境……一天之后,两万元以内都不需要斟酌了,只转一次的机票已经很优秀了。再过两天之后,看到以万为单位的机票都麻木了,因为已经抢不到票了,就算抢到了也有被取消的风险。身边决定回国的朋友都至少买两三张机票。即使已经快速作出决定,但仍然赶不上机票价格飞涨的速度。前往中国的大部分经济舱均价在1万~3万元人民币之间,商务舱甚至高达六七万元。
这期间,我一共购买了三张机票:
——4.02:卡迪夫一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北京
——3.30:伦敦一日本大阪一上海
谁知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英国的疫情已经到了不可控的地步。国外的各种入境政策也是一天一变。我决定不能再等了。
3月24日,我最后一次买了一张两天后(3月26日)的机票:伦敦一首尔一北京(全程16个小时)。这张机票,花费了45000元人民币,而以往相同行程的票价为一万元左右。
于是,我两天时间匆忙收拾行李,完成一些4月初要交的论文,匆忙赶论文,匆忙地跟朋友道别。因为如果回到国内的话,根本上不去学校的网站,加上时差,真的很不方便。我两天只睡了七八个小时。
一些朋友上次见面还是半个月前,当时根本想不到,竟然是最后一面。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在读研究生,今年暑假就要毕业,年龄也比我大三四岁,他们着急毕业回国工作了。如果贸然决定回国,大概率是不会再回到英国了,突如其来的疫情等于提前宣布他们的留学生活结束了。
两天之后,我早早地起床,戴上N95口罩、护目镜、手套,也带上免洗洗手液,准备出发。我在一个月前为国内家人购买口罩的同时,留下来的备用口罩,成了如今的救命稻草。
到了伦敦机场就已经得到消息,说要先在青岛经停,检测后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直接飞往北京。如有疑似或和疑似病人接触就要在青岛隔离。
在伦敦机场,乘务人员及大部分游客都没有佩戴口罩,甚至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机场人很多,基本都是留学生回国。希思罗机场里的免税店已经全部关闭了,只剩下食品店和药店。
全程并没有人给乘客量体温或做任何检查。上了飞机之后,所有人都是全副武装。这段漫长的飞行途中,我甚至不敢喝水。实在饿得不行了,吃两口飞机餐,随后又迅速戴上口罩。我旁边的姐姐全程不吃不喝,没有摘过口罩。即使飞机上可以睡,但是戴着口罩、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也不舒服。这一路十分辛苦,长时间戴着高强度的口罩让我感到窒息,脸上的皮肤被勒得很疼。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辛苦。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