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选:旅朝小团
朝鲜记

今年一月中旬,我们自组一个20人的旅游团,赴东北感受冰天雪地。第二站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延吉市,突然捞到一个去朝鲜的机会。于是,我们九人迅速从大团分离,组成旅朝小团,坐两小时的车,抵达圈河口岸。
路上,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去年夏天,她带团去朝鲜,团里有一位68岁的李奶奶,到朝鲜后没多久,突然被“锦衣卫”带走,关进小黑屋。原来,50年前,李奶奶还是朴姑娘时,越过冰冻的图们江,潜入延吉市郊区一户李姓朝鲜族农民家庭。没几日,她便成了李家的大儿媳妇。当时的东北农村,哪有什么结婚仪式,自家炕上多睡个人,谁管你啊,她在李家的炕上一睡就是50年,从姑娘睡成了奶奶。50年后,她想念家里的亲人,逮住一个去朝鲜旅游的机会,向朝方导游打听亲人的下落。岂知,朝方导游将其举报。三个月后,李奶奶终被释放,回到中国,理由是她在中国生活了50年。但旅行社和导游却被坑惨了,旅行社停业整顿三个月,她的导游证被吊销半年,只能靠做微商糊口。
这个故事,也是导游给我们打的预防针。
过海关,很快。我们上了一辆平壤旅行社派出的面包车,车上有三名朝方导游(两女一男,男的为平壤大学旅游专业学生,跟班实习),一名专业女摄影师,一名司机,再加上中方导游,六人陪伴我们九人。
朝鲜一号女导游,长相平常,却口吐莲花,一上车就开始例行宣传。她说朝鲜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是家庭不允许有私家车,除了极个别人,所以就少了交通拥堵;二是国家实行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制度;三是国家分配住房,按人均25平方米计算,四口之家可分配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而中国,只是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交通拥堵不说,没有免费医疗,生一场大病可能要花掉一生的积蓄,干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
她这么说话,我听着心里忿忿,问她每月多少工资,她说大约400元人民币。我想,很多人一生,基本干两件事,一是挣钱,二是吹牛。每月挣400元,哪来自信吹牛?从车窗望出去,公路空寂,偶尔有农民赶着一辆牛车路过。图们江中方这边山头,绿色植被覆盖,而朝方山头,却是光秃秃的。
朝方二号女导游,约二十岁出头,有一张诚实的苹果脸,她教我们常用的朝语。我认真学了两句,第一句是“好”,中文谐音是“找他”。第二句是“漂亮姑娘”,中文谐音是“车扭衣不达”。团友们踊跃学朝语,车里气氛热烈。
一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朝鲜罗先市,这是唯一的经济开发区,按流行的說法,也是朝鲜的“摆拍”。人住该市最好的酒店,有一幢五层楼房,没有电梯。我们九个人都被集中安排在三楼,共四个房间。房间里床很硬,被子和枕头也硬,好在有热水,也有暖气。中餐就在饭店吃,饭菜不错,起码比国内某些旅游团的团餐强。大肉大菜豆腐之类管够,特别是米饭,非常好吃。朝鲜和我国东北,都在高纬度地区,一年稻谷只长一季,所以大米好吃。饭店客人不多,女服务员比客人多,导游说,现在是旅游淡季。服务员有两大特点,一是中文流畅,二是长相漂亮。朝鲜有“北女南男”之说,北方盛产美女,天然;南方则盛产帅哥,美女多是手术刀下的产物。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