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喝醉酒的父亲

2022-09-20 16:00:05 来源:文言阁 作者:秩名
导读:杏林深入觅酒香,一位身高八尺的壮士,身披铠甲,手搬巨石,要砌出一段城墙,来防御敌寇。还未完工,忽而想起未留城门,挡了百姓去路,复又一重重挪移,不料脚下趔趄,石头坠落脚

杏林深入觅酒香

 

一位身高八尺的壮士,身披铠甲,手搬巨石,要砌出一段城墙,来防御敌寇。还未完工,忽而想起未留城门,挡了百姓去路,复又一重重挪移,不料脚下趔趄,石头坠落脚面。

这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壮士并非演绎,而是喝醉酒的父亲。一石惊醒梦中人,父亲这下看清,“城墙”只是他堆砌的一段“酒事”。

父亲的故事很多,但他记得最多的是儿女的趣事。比如在我刚够得着餐桌的时候,已经可以豪迈地说:“干了这一杯!”

是小杯,装的却是53°白酒。

18岁之前不能饮酒?父亲的字典里没有这条家规。所以,床头贴满的公式背不过要挨打,做错事情必受惩罚,家教虽严,但父亲准许我们喝一点白酒,舒筋活络,解忧解乏。喝了酒的父亲温和慈祥,幽默风趣,“含饴弄孙”在父亲这里可以置换为“含酒”。在我的印象中,有了酒,家是另一番氛围。老家的八叔辗转到山西探望父亲时,就着并不丰盛的小菜,两人可以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那是喝不完的酒,更是叙不尽的情。

进馆子喝了尽善的酒,到戏场看看黄芽韭。家里的(妻子)丟在大门口,不能误了《破洪州》。

这一民国的民谚中,“黄芽韭”指的是晋中一带有名的晋剧演员郝斗明,“尽善”取自李闯王路过杏花村时喝了汾酒,誉为“尽善尽美”,尽善后成村名。此民谚放之四海皆准,万变不离其宗。其宗,自指汾酒。《噶礼毒母案》有载“晋之人长于商,车辙马迹遍天下,齐鲁秦晋燕赵诸大市,执商市牛耳者咸晋人”,汾酒是白酒之庭祖毋庸置疑,只是《破洪州》在父亲就要换作京剧《回荆州》。

总之,喝汾酒,听京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父亲最大的人生享受。父亲好酒,只喝高度酒,最好一口干掉才过瘾。这也是他的性格,做事干脆豁达,为人豪爽仗义。在我们的心目中,高大威猛的父亲是一座伟岸的山,只是我从来没想过,这山石不会永远坚牢,甚至在某一天有可能颓然倒下。

我永远不会忘记,听到父亲癌症晚期时的悲痛。得知父亲患糖尿病时,我已忍不住伤心落泪。癌症来了,糖尿病都不算病了,我竟忍住了眼泪。手术、治疗、复发、再手术……三年四次手术,坚强的父亲挺过来了。

用药,并改善一切不良生活习惯,父亲戒了酒。戒酒不止为自己,更是为了儿女,他担心一次次住院会牵扯儿女的精力,会拖垮我们的身体。

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陪父亲小酌,共享清醇之美。

那年7月,有机会来到吕梁。重回山西,在熟悉的景色中穿行,在弥漫着酒香的空气中贪婪地深呼吸,回忆不禁涌上心头。和汾酒结缘那么久,从小时候的品尝到深入汾酒腹地,中间竟隔了三十年。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