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见闻:妙龄美女缘何献身古稀专家?康巴汉子隐居极地意欲何为?(10)
寻找最后一个精子
安娜坐着移动椅,像跟屁虫一样,跟着曾祥明转悠。
安娜看到字幕上的“芥末”一词,联想到餐厅里遭遇芥末的情景,就向曾祥明问道:“曾先生,这种玛卡,真像您经常食用的芥末吗?”
曾祥明说:“我没有食用过玛卡,我从来不吃类似的所谓补品。”
安娜调皮地说:“您不是经常食用芥末吗?”
曾祥明笑了,说:“芥末在我眼里,只是一种调料,去除腥味的调料。”
安娜继续发问:“您不是说,它有滋阴壮阳的作用吗?”
曾祥明又大笑了起来,说:“我对我们中国人的这些说法,向来持怀疑态度。”
安娜又说:“既然持怀疑态度,又为什么吃它呢?”
曾祥明明确地说:“你听清楚哟,芥末,在我眼里,就是调料,就像你们都吃沙拉酱一样。”
说着话,曾祥明认真地看着屏幕上滚动着的消息:一则来自中国的资讯——海藻含藻胶酸、甘露醇、钾、碘及多种微量元素,与淡菜、牡蛎等生长于海藻间的贝类海鲜食品,均具有补虚益精、温肾散寒的功效,也是滋阴平肝的营养食品。对防治肾功能虚损,阳痿、早泄、精力不足、妇女阴虚白带,最为有效。
还有一则是来自巴西的消息——玛卡,一种十字花科的蔬菜,可以吃根和叶。味道据说还行,有點儿像芥末。玛卡的原产地在巴西,巴西玛卡最为正宗。中国云南省已经成为了玛卡的重要产地之一。
……
电梯内,只有安娜和曾祥明两人,曾祥明用两眼的余光欣赏着安娜。他集中欣赏的部位是鼻部。
曾祥明的业余爱好是研究人的鼻子。他的研究方向,同耳鼻喉科医生不一样,侧重点专注于鼻子的审美。他的这一爱好已经有些年头了。经过对各色人等鼻子进行的观察,特别是对女人鼻子进行的观察,曾祥明逐渐形成一整套关于鼻子的知识和见解。在相当长时间里,人们对鼻子的重视程度不够,文学作品对女人的描写,过多集中于眼睛、嘴唇上,为此,他常常为鼻子感到愤愤不平。他有一句名言:一个女人长一张好看的脸并不难,难的是长一个好看的鼻子。在他看来,鼻子在五官中,是最重要的一官,这一官往往长好了,却被人们忽略了,只有在长得不那么好时,才被人充分地注意,才让人们觉得一个人脸上的鼻子有多么重要。
安娜明知道曾祥明在注意她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对于曾祥明的名言,也早有耳闻。她猜测曾祥明在观察自己的鼻子,故作若无其事的神情,很放松地任其观察。曾祥明有一个非常可爱的想法,写一本书,写一本研究女人鼻子的专著。这是他多年的夙愿。大致的章节已经定下来了,第一章写鼻子在五官中的地位,第二章写鼻子与女人,第三章写东方女人与西方女人鼻子之比较,如此等等。他已经收集了上千张女人鼻子的图片,其中当然也有安娜鼻子的图片。此刻,他想到应该在第三章中,专门写一节,小标题是安娜的鼻子。在安娜的鼻子这一节里,着重阐明中国人对白人鼻子并无偏见,并且在解放思想的潮流中,不仅在认识上对白人鼻子的合理性予以认同,而且在审美情趣上向着欣赏白人鼻子的方向在发展。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一些年头里,一些中国年轻女性,不惜花费巨资,打造自己的鼻子。曾祥明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有一个法律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譬如,写安娜的鼻子,使用安娜鼻子的图片,有没有侵犯肖像权的嫌疑?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