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笔记:考题(2)
一份满意的试卷
头三天,我们各自按照分工范围分头拟制试题,工作现场显得一片风平浪静,偶尔还冒出些说笑声来。可是到了第三天晚上开始试题汇总讨论时,风云突起,激烈的争论一浪高过一浪。幸好在来时的途中朱主任给我们有针对性地作了暗示,介绍了其他行业技能竞赛命题专家在讨论试题时近乎吵架的情形,让我们多少有了些心理准备,彼此都没有因为在讨论试题时频频冒出的较为激烈的言辞而心生芥蒂。
当时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究竟侧重于哪方面出题,是侧重于理论知识出题呢,还是侧重于法规标准出题呢?好在我们三人对原先已经公布的理论测试知识要点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内容都感到不满意,认为好多都属一家之言,甚至谬误迭出,在可信度和权威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经过一番各抒己见的热烈讨论,顺利达成了共识,为了保证试题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侧重于围绕已经公布的理论测试知识要点中涉及的法规标准来出题。
另一个是要不要超范围出题?因为考试中心有关工作人员多次跟我们提及,已经公布的理论测试知识要点范围比较局限,仅有300个知识点,考生特别是年轻的考生比较容易掌握,估计到时考分会普遍较高,总体得分情况呈倒三角状。为此,另外两位专家一致提议,试卷中要安排部分超范围的试题,增加考试难度,整体降低得分,并且已经拟出了相关试题。
我不赞同命题超出已经公布的理论测试知识要点范围,认为如果那样的话,就会影响到这次竞赛活动的公信力和严肃性,况且通过适当增加检验能力的试题,提高试题的难度,完全能够达到拉开分数距离的目的,并遴选出实际能力出众的少数考生,又何必背个超范围命题的骂名呢?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们两位删除了已经拟出的超范围试题,并且根据理论测试知识要点范围补充有关检验能力的试题。
在第四天晚上的最后一次讨论中,根据考试中心规定的让大多数考生都能在规定的90分钟时间内答完题,尽可能将最高得分控制在90分以下,大多数考生的得分在60-80分之间,少数考生的得分在80分以上和60分以下,得分的总体分布呈橄榄状,避免普遍偏高的倒三角状,或者普遍偏低的正三角状等要求,我们三人再次达成了一致共识,决定进一步减少试题数量,将单选题和多选题由原来的各50题,减少为各40题,保留属于送分性质的难度相对较低的20题判断题。后来的结果证明,坚持不超范围命题和主动减少试题数量都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待试卷改定,并通过考试中心朱主任等有关人员的审核后,我们三人分别在样卷上签了字,命题任务方告完成,在场所有人员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当天晚上,我睡了个安稳觉,睡到第二天自然醒。接下来的两天,我们虽然也在一起聊天、打牌、唱卡拉OK,但因不能用手机打电话、电脑上网,总感到有些百无聊赖,大家都盼着考试时间尽快到来。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