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精选文学:历史虽湮没于时间,但不会消逝在记忆中

2022-08-18 09:37:13 来源:文言阁 作者:网络
导读:最后的表情,沈念 那是一块巨大的淡紫色花岗岩石,矗立在浙江定海城西的晓峰岭上。石头上端花开绽放三张脸。线条粗犷,轮廓鲜明,目光如炬,眺望东边大海。海风吹来的时候,

最后的表情

 

那是一块巨大的淡紫色花岗岩石,矗立在浙江定海城西的晓峰岭上。石头上端花开绽放三张脸。线条粗犷,轮廓鲜明,目光如炬,眺望东边大海。海风吹来的时候,他们一定要比城里的人们最先感受到风的力量。

我把眼睛投向这三张脸,更具体来说,是投向其中的一位湖南老乡,从湘西凤凰走出来的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180 多年前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舰队以野蛮方式打开定海的大门时,死战到底的官兵里有他,被染红的海水里更有他的烈血。在那场反侵略的保卫战里,腥风血雨裹卷,他站着死去,也站着永生。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半年后,清廷下诏,与英宣战。大清帝国摇摇欲坠,定海不过是这座城堡上已经松落、随时会掉下来的一块城砖。出生军人世家的郑国鸿奉命率兵,与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一起来到了这个岛上小城。上面下达的指令是收复定海,巩固防务,恢复秩序。虽是习武之人,但聪颖好学、记忆过人的郑国鸿少年时就徒步从师,寒暑不苟,研读经世之学。戎马半生,如果不是因为突如其来的入侵所制造的国难,也许他将衣锦归栖乡梓,开启他的暮年田园诗文生活。

1841 年9 月,城头阴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那时正是涨潮时分,英军舰分三路进攻土城、竹山门、晓峰岭。三总兵各守一地,葛云飞驻守在土城上,镇定自若,指挥众炮齐轰,英舰的桅杆被击中断裂。郑国鸿踞守城东滨海、港狭水深的竹山门,两艘英舰刚进入射程范围,几声轰鸣炮响,船桅击断,英军退回。与第一次攻打定海的轻而易举相比较,英军的骄横如遇迎头棒喝,也引发了英军的猛烈攻击。

这无疑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三位总兵率领的兵力满打满算才五千余人,面對的英军却有两万兵力、29 艘英舰。5 天5 夜,英军发射了1000 多枚炮弹,定海岿然依旧。严防死守和拼力抵抗,英军的一次次进攻被成功阻击。但伤亡的惨重,形势的危急,向浙江提督余步云发出的求救信被拒,连续两日倾盆大雨导致的城内积水盈尺,已经让定海变得弱不禁风。

10 月1 日拂晓,大雾弥漫,彻夜未眠的郑国鸿急呼不妙,他料定英军必会趁机强攻,“ 伏地倚土,忽满耳风篷声,又海水有声,似船头遇风吹一般。”65 岁的郑国鸿,连续几日的作战,已经精疲力竭,他何尝不知这是场死战。他站在饥饿交加的官兵面前,立下誓言:“ 城亡吾亡,不离定海半步。”最先被英军攻下的是晓峰岭,王锡朋战死,唇亡齿寒,郑国鸿深知处境艰难。炮台被破,英敌当前,他一直身先士卒,率兵举刀持矛迎敌相向,多处受伤的他最后被子弹击穿胸膛。竹山门攻破,郑国鸿及1200 余名处州士兵全部牺牲。守卫土城的葛云飞总兵是最后战死的。保卫定海血战六昼夜,三镇总兵同殉,守军五千全部阵亡。定海的海水在那一刻红了。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