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我跪着摘棉花的母亲(3)

2022-08-22 15:44:05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跪”着的母亲,父亲去世后,我才结婚。为了照顾病弱的母亲,单位将妻子调到村头那个新办的小小的简陋的储蓄所工作,一楼营业,楼上是宿舍,住人。我仍然在乡下工

“跪”着的母亲

父亲去世后,我才结婚。为了照顾病弱的母亲,单位将妻子调到村头那个新办的小小的简陋的储蓄所工作,一楼营业,楼上是宿舍,住人。我仍然在乡下工作,早出晚归。那年母亲从老屋搬到我们宿舍,她的孙女才两三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同去世前的父亲没有两样,每天剧烈地咳嗽、咳痰,想亲近亲近她心爱的孙女都成了奢望!万金油、风油精、头疼粉成了她从不离身的必需品。有一天,我劝她说头疼粉有副作用很伤人,让她尽量少吞点,母亲的泪就下来了。过后我听堂哥们讲,母亲说我连她仅有的这点减轻痛苦的需求都不允许,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好难过,也意识到母亲以如此病体,面对下楼才有厕所,进出门就是营业室的环境,比忍受疾病的痛苦更有压力,她一定早就打算再回破旧的老屋住了。

弟弟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而且没有找对象,当时正在湖南“家家”那里种蘑菇谋生。这节骨眼,已有两次离异、后来可能在她生父的居地再次成家的三姐,带着一个比我女儿年龄还小的女孩子来了,母亲和她们又住回了我出生的老屋。一段时间过去了,既不知道三姐的现状,也不见有离开的打算,母亲可能感觉到了什么……

是的,什么事都想得到的母亲感觉到了绝望,尽管她骨子里不服输,但是她斗不过命,开始盘算离开了。其实一切都有兆头,母亲趁我上班时把一方小手帕包着的两三样物什交给妻子,其中有一枚她的婆婆,也就是我的奶奶传给她的两寸来长的银耳勺,说我们家祖传的,现在传给儿媳做个纪念。妻子说有些奇怪,我听了心里打战,又无法言说!也许是她巴心巴肝捧大的儿子没有尽到孝道,或者不愿意拖累子女;也许从她颠沛流离拖带来的幺姑娘身上看到了她苦难的重演,于是,她决断了,一切无法挽回!

二十多年过去了,母亲和父亲的墓地前面,一条宏伟的高铁越过“ 脸盆桥”的棉田,跨过清澈的汉江……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