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矾山随笔

2022-08-22 15:10:4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矾山细节,矾山,明矾的山;日月为明,凡石成矾,一眼现义。矾山这个名字几乎包含了它该有的所有信息:环境、属性、自然、人文和历史。在这里,文字符号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呈

矾山细节

 

矾山,明矾的山;日月为明,凡石成矾,一眼现义。矾山这个名字几乎包含了它该有的所有信息:环境、属性、自然、人文和历史。在这里,文字符号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像一条清晰的直线,一面通亮的镜子,直抵那光芒照耀的明矾之乡。它不像我蜗居的灵溪岩头村,根本没有与岩石有关的风物,几十处不甚规整的民房和住宅,一条不长的公园南路,路边一所民办学校和政法桥上偶尔路过的警笛,何见“村”意?

矾山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西南部山区,接壤福建,是浙江南大門悠久的矿山集镇,亿年前的地质构造运动造就了它储量丰富的明矾矿藏。有“世界矾都”之誉的矾山生产的明矾广泛用于医药、食品业和化工行业,几百年来为民生事业和民族工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因矾而兴的矾山曾是温州的“工业心脏”。当时赚得钵满盆满的矾山镇人大多数是居民户口,矾山是人们的向往之地、富裕之乡,夜幕降临,亮起来的灯火把山城照得像“小上海”一样,温州城里的电影第二天就可以在矾矿工人文化宫看到,区镇矿军联欢晚会时常举行,外乡镇姑娘们嫁到矾山颇为常见,中墩赤溪的最好海鲜是矾山街道边的人吃,前岐马站的水果蔬菜矾山人乐意买……如今这个有着六百多年明矾采炼史的古老矿镇走下重工业的神坛,酝酿着崭新的嬗变。

1956 年,矾山通公路前夕,苏联专家骑马从绍兴经过藻溪来矾山。这个名叫列别金采夫的探宝客当时跑了几个矿区,都是靠骑马、走路的,在矾山住了一个星期。矿区看过以后,省里马上派地质队、勘探队、华东331 队来矾山钻探。那个时候路还没通,就用肩膀扛着钻探的机器上来。现在依然坚挺的矾山中学苏式教学楼,矾矿博物馆,众车间苏式厂房、车间,述说着那年那月的故事和事故。

某日,滴滴车师傅告诉我,最近一次从苍南动车站到矾山开了不到20 分钟。因此,严格地说来我们与矾山的距离还不是空间上的,而是心理上的。类似的感觉产生,主要是因为它背离了我们的日常经验,对安静的、几无噪音的、少堵车的现在已没污染的山区世界,我们已经觉得不大习惯。我们越来越容易对经验之外的事物持怀疑态度,慢慢地,我们才会发觉这样的景色曾经见过,即使是第一次来,我们对它也是熟悉的:它重峦叠嶂的四面群山,群山周遭的三面大海,它形若盆地的工业集镇,厂区内外连绵的矿硐、沸腾的车间,它韵味深远的矿工号歌和街头巷尾的人间烟火……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能说矾山比所有的山都真实,通往矾山的道路比所有的道路都牢固、迅捷和亲近,这是一种意念中的抵达和回归。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