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深山绝壁上的一座千年古寨,就堪称现实版“天空之城”(2)
千年鱼木寨 绝壁凌空的土家古

山寨后门三阳关。

胜似仙境。

乘热气球游览。
青石“石宝”
进入鱼木寨,青石的身影无处不在,脚下踩的是青石路,看到的是青石悬崖峭壁,雄壮的主寨楼全是青石彻就。散落在寨子里的大大小小的青石碑,或立式,或卧式,或独立成碑,或三进成碑屋,碑上的文字朱红鲜艳,人物栩栩如生,更有镂空雕刻工艺巧夺天工。
三阳关下面的鸡头沟,也随着三阳关成为鱼木寨一道险绝的风景。三阳关寨门外是一条用青石铺成的“之”字形小路,小路犹如一条悬空步梯,这是目前寨上保持得最完整的原始交通设施。寨内的土家居民,先在悬崖上用利器凿开一个个洞眼,再将打制好的条石嵌插进去,每级阶梯都是将条石一头插入岩壁,一头悬空,露出崖外60公分,因而被当地人称为“亮梯子”。石栈天梯共500余级,分九道拐,顶端设有卡门。卡门由大石墩筑成,高3米厚2米,在此处扼守,固若金汤。每级之间没有挨拢,走在上面的人,从梯子的空隙往下看,就是万丈深渊。因而,在“亮梯子”上行走,都得手脚并用。而被称为“天梯”的手扒岩,笔直凿于岩上,级与级间分开透亮,在山崖间逐级上升,构成一条别致的石梯通道。人行其上,石桩似颤欲裂,一级一级上下攀爬,脚下是万丈深渊,周围又没有依靠,还担心石柱断裂,真是心惊肉跳!可寨民们却天天背着背篓负重上下,令人膛目。
鱼木寨还保留着石碾子、石磨子、石水缸、石淘菜盆子等用青石做成的各种生产生活器具。石头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寨上人亲切地称青石为“石宝”,足见人们的喜爱程度。

山下古建群。
古建古墓遗迹
鱼木寨内地势平坦,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略呈椭圆形。寨内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土家人生活、饮食、婚丧等习俗。“六吉堂”是鱼木寨现存规模最大的房屋建筑,始建于清末,1920年建成,占地1000余平方米,四合院式。中心院坝用规整条石铺就,两侧彩楼浮雕细腻。堂前抱厦直耸,翘角飞檐,朱漆生辉。抱厦基座高出院坝1.5米,正中建阶梯,左右刻山水人物。廊下壁上嵌有“南阳柴夫子训子格言”碑,笔法稳健,刀法娴熟,颇见功力。

云海杜鹃。
离六吉堂不远,还有一处清代修建的蓄水池,上刻有“自来水”三字,现在还时时能看到人们在洗衣、取水。在这里,我们还听到了鱼木寨得名的传说。相传,清嘉庆统治时期,巴人后裔谭氏、马氏两大武装长期厮杀。马氏居高临下控制着鱼木寨的前身成家寨,并率众击退了谭氏的多次进攻。谭土司不甘心,布下重兵将山寨团团围困,封锁了一切要道,采取围而不攻的战略。只待寨上水尽粮绝,马氏与民众举寨投降。过了好几个月,僵持不下,被围困的马寨主忽生一计,就命人将众多鲜鱼从寨内扔下。谭土司见此情景,知道根本无法将其困死,叹道:“想攻下此寨,如缘木求鱼。”只好撒兵而去。成家寨遂改名为鱼木寨,并沿用至今。
相关阅读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