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漫于动物世界的摄影师(2)
沉漫于动物世界的摄影师

拍摄野生动物是很危险的。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比如偷猎等,野生动物的很多自然习惯都被迫改变了,数量也大为减少。我们需要对大自然有极高的尊重,去拥抱它,因为你就是它的一部分。所有生物和它们的家园都需要保护。作为摄影师,你只是大自然的过客,无论在这个星球的哪里,你都应该为能够观察到鲜活的自然景象而感到荣幸,要避免任何可能影响生命安全的冒险行为。在自然里,你要按照常识和当地的习惯行事。比如不要破坏景观和生态,不要故意挑逗动物等。动物的繁殖期要尤其注意,要远离动物的幼崽,避免它们的父母攻击人类。如果你了解动物的习性,你就会知道,当动物特别紧张的时候,你最好后退或离开。

有很多次。在野外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我比较幸运,至今还没遇到真正危险的情况。在肯尼亚和南非拍摄的时候,有几次狒狒朝我们走过来,因为我们旁边有食品。狒狒是有攻击性的,但它们过来只是为了要吃的。它们会跳进车里,拿走食物。在自然界,什么事都会发生。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心理很强大,但真正看到自然界艰难求生和残忍争斗的场面仍然会感到心痛。除了在野外长时间拍摄,看到动物妈妈为了自己的孩子拼死抗争,最后眼睁睁地失去自己的孩子令我非常痛心,有时候几天都想哭。我感觉我就是动物妈妈,耳旁响着撕心裂肺的求救惨叫。我有时候骗自己,它们没有死,只是生命的轮转,但心里仍然很难受。

这种经历也有很多。比如我第一次去非洲的时候就感到特别高兴和自豪,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真的到非洲了。我第二次到达肯尼亚的安博塞利(Amboseli)国家公园是在一天的清晨,头天晚上刚刮了一场大风,日出很美,旭日映照在白雪上很漂亮。远处的乞力马扎罗山(Kilimaniaro)云雾缭绕,犹如仙境。突然,一头大象从树间出现,几秒钟就消失了。我手疾眼快,抓拍下了这个画面。这是我最满意的照片之一,后来刊登在《国家地理》封面上。

我认为不同摄影师有不同的审美和爱好,所以拍摄风格不同,这与性别无关。生活中,男性获得的机会比女性多一些。相对而言,摄影师的个人差别和性别差别并不太重要,学会如何更专业地拍摄才是最重要的。你的个人经历决定了你的拍摄风格。对我而言,拍摄风格来自我对自然的热爱、关爱和对所有生物的同情。
相关阅读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