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雪 酣畅淋漓
冰与雪 酣畅淋漓
徐时雨
在为本期杂志选稿时,张嘉豪的“一个人的冬奥会”,是最打动我们的一个选題。
26岁的张嘉豪,非国家队队员,一个人一块板一腔孤勇,为争取东道主国家的“特权”名额全球打卡攒积分,独闯冬奥会。“让三亿人走上冰雪”,在他的故事里,变得真实可亲,又得到升华。
所以在这篇人物稿中,会讲述他如何从面包师走上职业滑雪的道路,如何心怀斗志孤身出征,最后落归于我们对他能够闯进冬奥会的期待。
这个故事如此打动人,甚至很多人已经忽略故事可能会有的不完美结局,所以在他的“一个人的冬奥会”以积分不足而宣告结束时,还有人在他的滑雪视频下追问:积分够了吗?能参加冬奥会了吗?拿到入场券了吗?
是的,这也成为本期杂志操作中的一个小插曲一一临时调整稿件,最终你将会翻看到的,是这篇更完整、有遗憾但依旧令人心潮澎湃的:《张嘉豪:孤身闯冬奥,一个人能走多远》。
一个人能走多远呢?一腔孤勇可否乘风而上?我们都知道,这个答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就像文中所言,“他时常想起2015年传遍大江南北的那句话,‘让三亿人走上冰雪。不管有没有三亿人走上冰雪,但他,实实在在的因为冰雪而变得更好了,有了自己的梦想,有了冲刺的方向。”
运动的终极,不过是发现自我,塑造自我。竞技体育不得不面对外界声音,但尘埃落定时,还是自己那颗心。为热爱而拼尽全力,足矣。
冰与雪上承载着一些人的梦想,却回归本质,还是张嘉豪卸下攒积分的压力后发出的那句感叹:去南山滑雪场好好滑个雪,轻轻松松的,就像最开始那样享受滑雪的乐趣。
这也是“三亿人上冰雪”从愿景到现实,从口号到行动的最有力说明。
本期杂志一共有4篇冰雪主题人物故事,除了张嘉豪的“一个人的冬奥会”,还有《三浦雄一郎,从珠峰滑下的男人》《阿德里安.索拉诺:赤道上的冰雪梦》《响当当的铁豆》。从世界之巅到崇礼雪国,从地球第三极到赤道附近,鲁莽不羁也好,一腔孤勇也罢,或是如铁豆一般成为网红,走进最热闹繁华处,都称得上是冰与雪之歌中的动听乐章。
那么,话不多说,如果这些故事不仅换你片刻感动,还能引你走进户外、走上冰雪,就很值得了。
写在2021~2022年雪季之时,喜迎冬奥,也祝你每日酣畅淋漓!
相关阅读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