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者确认遇难 绝境中我们该如何自救(3)
科普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者确认
·第七步:放火烧山
这个很难,很可能把自己烧死,还有可能把救援人员一起烧死。自救第一步就是分配食物。
其次你会有很多顾虑,比如万一你真的被救了,但山火损失严重,甚至造成了他人伤亡,你需不需要负责?何况遇难的4人曾经是军人,这一心理关更难过。军人,哪怕是退伍军人,对集体利益的考量,也会比普通人想多一层。

以上四和六,4人地质队是没有的。七步走完,发现根本没用时,我们就会展开自救。
4人虽然带了一天半的食物,但他们的遗体旁边,还剩下了大半,目前得到的信息是:4人共剩下了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若干。

能剩下这么多食物,有两种可能:①4人经验丰富,知道不能—下子把食物吃完,需要留下慢慢分配,做好几天内走不出去的准备。②4人从失联到死亡的时间很短,没来得及吃完这些食物。自救第二步就是保暖,避免失温。
4人除了雨衣,所穿(带)的衣物,如下:
小张: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
小杨:迷彩服+保暖内衣
小张2:迷彩服+保暖内衣
小刘:羽绒服+冲锋衣
单纯从冲锋衣,迷彩服+保暖内衣这样的描述,很难判断4人衣服具体的保暖系数。其中,只有小刘是羽绒服+冲锋衣,相对保暖一些。但这些衣物实际保暖效果如何,无法判断。不同材质,不同品牌,不同价格的衣服,保暖性差别巨大。
很多人责难说,他们准备在山上过一夜,却没带帐篷和睡袋。这点可以用于户外人士,对于常在本地打滚的人来说,是家常便饭。比如一般在山上只过一晚的猎人,也不会带帐篷和睡袋。大都是裹件棉衣,或者点一堆篝火凑合一晚。又不是第一次去,不会像大家想的那样准备那么齐全。
从4人的装备看,应该是有点火取暖准备的。因为带了一矿泉水瓶的汽油,还带了香烟,估计也少不了打火机,说明生火取暖不难。至于到底有没有生过火,目前不得而知。如果生过火,失温的概率理论上比较小。
如果没生火,他们的衣物是否可以抵御哀牢山的气温呢?
从我个人的户外经验来看。失联那几天,当地预报的气温是白天20℃,夜间7~8℃。一般人外出准备衣服,都是根据天气预报来的。但如果你去的是山野,就要重新计算。因为天气预报报的都是城区气温。
影响氣温变化的还有两个因素:海拔高度和地貌。地质探查处的哀牢山海拔高度,气温会比所报城区低个2、3度。哀牢山的原始森林地貌,又会让它比城区低个2、3度。这两项叠加起来,失联时晚上的温度,大概在2~5℃左右。白天的话,大概在15℃左右。
相关阅读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