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水的争夺——最后的胡杨林(一)(2)
风和水的争夺——最后的胡杨林(一)



(4)图组:令生命畏惧的各种类型的沙漠(4-1)砾漠(4-2)泥漠(4-3)盐漠
首先是缺水;第二,植被稀疏,这是从景观上来看;要是从土壤里面来看,就是它的有机质很缺乏,很贫乏。
塔里木盆地年均降雨量40毫米左右,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部不到30毫米,年蒸发量却接近降雨量的100倍,空气极度干燥,因此,有人把这里称作“世界干极”。这也是地球上植被最稀少的地区,干旱是这里永恒的主题。
但是,仍然有生命在这绝地中生活。
雨对于沙漠中的生命来说,实在不值得期待。胡杨已经习惯,乌云和零星的雨滴之后,往往是一场风暴。
在极度的干旱和昼夜温差的作用下,沙子的颗粒又细又小,它们无孔不入,会迅速占据脚下的土地。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但是它的流沙面积是世界最大,沙子的流动性也是最强的。一米高的沙丘,一年可以移动十几米的距离。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部,每当风暴过后,沙漠的面貌就会改变。看起来像一座座倒塌的建筑的土台,让人怀疑这里曾是一座被沙漠掩埋的古城(图5)。

(5)独特的荒漠地貌:雅丹
但这确实不是古城。
地理学家用雅丹称呼这种荒漠地区的独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崖的意思。这些雅丹是怎么形成的呢?
透过沙丘的阻隔,可以分辨出一条大河残存的身躯。当年随着一次次洪水沉积下来厚厚的泥土,河水走后,风把它雕刻成今天的模样:它平展的顶部是原来的河底,而像陡崖一样的侧面,则是风的杰作。
水和风反复在较量,洪水退去以后,就是风的世界,初起的沙丘,就像沙饼一样,我们称之为饼状沙丘。
在漫长的风和水的争夺中,水终于节节败退。但是水带来的物质,却成了沙漠新的组成部分。
从宏观的角度看,沙子基本上都是从昆仑山来的,河流把它带过来,之后变成风沙了。
塔克拉玛干沙漠干热的风正在把曾经的河床雕蚀成雅丹地貌;再把雅丹变成流沙。曾经的河泥正在被粉碎成细尘,飘上天空,飞向远方。
尽管研究人员在沙漠中找到了距今15万年的沙子,但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真正形成今天的面貌只有3000年的时间。
相关阅读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