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梦——蓝色角逐(三)
拾梦——蓝色角逐(三)
见证·发现之旅
罗星塔,位于福州市马尾闽江入海口。自明朝后期起,它就是一座航标塔(图1)。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

(1)古时作为船标的罗星塔
1866年,晚清洋务派大员左宗棠、沈葆桢在紧邻罗星塔一带建造起中国第一个专业造船基地和船政学堂,通称福州船政局。当时,中国自制兵船的74%建造于此,号称“远东最大的造船基地”(图2)。而中国近代海军军官的五分之三都来自马尾船政学堂,因此它又被誉为“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遗憾的是,在1884年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福州船政局遭到毁灭性打击。

(2)图组:(2-1)晚清洋务派大员左宗棠、沈葆桢创建了“福州船政局”

(2-2)“福州船政局”是中国第一个造船基地和船政学堂
兴船政 冀希望
1912年4月21日,一位特殊人物来福州马尾视察,他就是刚刚卸任民国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视察完后,说这里“足为海军根基”,在讲演中又说:“应当兴船政、扩海军,以使中国海军能与列强齐驱并驾,从而进入世界一等强国”,这些话被书写下一直珍藏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中。
中国的造船业起步伊始就打出了“富国强兵”的旗号,但在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下,无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朝廷的所谓“新政”,都没能挽救国弱民穷的命运,自然也无法推动造船业的发展。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似乎为人们在制度上找到了“富国强兵”的新希望。
就在孙中山先生视察福建的同时,上海黄浦江畔,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江南船坞也收归北洋政府海军部管理,改名为江南造船所(图3)。

(3)江南造船所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
孙中山和北洋政府,何以都对造船业情有独钟呢?
?环顾当年的世界强国,似乎无一不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是最早发达于海洋的国家,他们的香料船、无敌舰队、甚至海盗都成为与强大并列的代名词;英、法、德、俄、美是紧随其后瓜分全球的主角,也因此成就300年的世界强权;尤其是日本, 1868年明治天皇即位当天,就把“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作为国策。仅仅几十年后,日本强大的海军先后战胜中国和俄国,后来居上挤进列强行列。1907年4月4日,日本出台《帝国国防方针》,明确表示“吞食对象是中国和朝鲜”。
相关阅读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