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资讯 >

运动在“空气海洋”底部

2023-05-25 16:52:01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运动在“空气海洋”底部,科技之光 人类百米成绩第一次突破10秒大关是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吉姆·海因斯以9秒95的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图1)。但不少人对这次海拔2300米处的“

运动在“空气海洋”底部

科技之光

人类百米成绩第一次突破10秒大关是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吉姆·海因斯以9秒95的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图1)。但不少人对这次海拔2300米处的“高原盛会”持保留态度,认为墨西哥城稀薄的空气减少了对速度型运动的阻力。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图2)“奥运会属于全世界人民,而不仅仅属于海平面地区。”

(1)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吉姆·海因斯刷新了世界纪录

(2)有着丰富体育竞技经验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

?不过,墨西哥赛场跑道上的空气密度确实比海平面地区要小将近30%。人们往往认为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它们看上去完全“空空如也”。其实只要在奔驰的汽车上将手伸出窗外,就能立刻领略到空气的存在。摄氏零度的海平面上,每立方米空气重1,293克,随着海拔升高,空气柱的密度不断递减。我们的一切运动实际都是在 “空气海洋”的底部进行。

?如同跳到水中会被“打湿”一样,我们在“空气海洋”中也会被“打湿”,浑身上下的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空气。当奔跑的运动员把空气从前面的位置推开,身体周围的环流就会在身后形成低压的涡流区,这种“压差阻力”和奔跑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此外需要克服的,便是空气和运动员身体表面产生的摩擦力了(图3)。

(3)空气与运动员体表产生摩擦力示意图

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上,各国选手穿着五花八门的日常服装,跑起来不仅碍手碍脚而且兜风灌气,大大增加了空气阻力。1904年圣路易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出发前,人们才七手八脚将古巴运动员费力克斯·卡哈尔的袖子和裤腿剪掉(图4)。早期奥运会“成绩羞涩”,很大程度归咎于选手们的“一身行头”(图5)。

(4)1904年圣路易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出发前古巴运动员费力克斯·卡哈尔才意识到自己的长衣长裤将不利于比赛成绩

(5)早期运动会参与者着装很随意

相关阅读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幻灭——蓝色角逐(二)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师夷——蓝色角逐(一)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