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资讯 >

百年“葡萄常”——中国记忆

2023-05-29 10:13:5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百年“葡萄常”——中国记忆,百科探秘 光绪二十年农历十月初十,正值慈禧太后的寿辰。这一天,她正要去看戏,忽然看见园子里一架绿茵茵的葡萄架,上面挂着紫莹莹的葡萄。深秋时节,看见了新

百年“葡萄常”——中国记忆

百科探秘

光绪二十年农历十月初十,正值慈禧太后的寿辰。这一天,她正要去看戏,忽然看见园子里一架绿茵茵的葡萄架,上面挂着紫莹莹的葡萄。深秋时节,看见了新鲜的葡萄,慈禧非常高兴,命人摘下葡萄来品尝。旁边的大臣忙跪下请罪,说这是假葡萄。慈禧说,怎么可能,上面还挂着霜呢。内务府大臣禀告,这是旗人韩其哈日布夫妇所做。慈禧仔细端详,才发现果然只是一串玻璃做成的葡萄(图1)。葡萄上的白霜是韩其哈日布的夫人所发明,慈禧当即赐她“常在”之名。韩其哈日布蒙受圣恩,便把家族的姓氏改作常姓,“葡萄常”的名声从此在北京城家喻户晓(图2)。

(1)能够以假乱真的玻璃葡萄

(2)“葡萄常”创始人常在夫妇

今年45岁的常弘是“葡萄常”的传人,这门用玻璃制作葡萄的老北京传统手工艺,如今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了。关于自己祖辈的过去,成了常弘从小就听说,现如今深印在脑海不会褪去的记忆。

这葡萄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见过无数宝贝的慈禧也拍案叫绝呢?

主持人:您的这门做葡萄的家传手艺,真正的绝活是哪几样?

常弘:一个是上色,这个色要让它逼真,而每颗葡萄的颜色,自然长成的不会都是一样的。一个是这个霜。当初有好多国家从我们家订货以后,专门研究这个霜,因为他们想仿照做啊,他拿仪器测,也没有研究出来。这100多年,将近200年,唯独“葡萄常”,仍然只有我们一家会做。

主持人:这个葡萄,冷不丁地一看,和真的绝对不相上下。

常弘:对,过去还可以做出葡萄干来呢。就是还没长好的葡萄,成干了。

主持人:扁了,蔫了?

常弘:对,也能做。为什么能让小孩一看就以为是真的,伸手就要摘呢?它绝就绝在这儿。

“葡萄常”的绝就在“仿真”二字上,常家做出的葡萄不仅颜色逼真,更绝的是,它能和果园里的葡萄一样挂着白霜,让人惊奇,又不得其解(图3)。因为这层白霜,“葡萄常”以一个民间小玩意,得到了皇家认可。常家在开创了第一代“葡萄常”制品后,第二代的常家传人也辛勤创业,家业越做越红火。很快在京城手工艺中心的花市大街置办了一所宅院。独有的葡萄绝技,让常氏家族走向鼎盛。就在这时,“葡萄常”家族却立下了一个令外人费解的规矩:家族手艺,传女不传男。然而在常弘的记忆里,也正是这层白霜,成了“葡萄常”家族兴衰沉浮的根源。

相关阅读

  • 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师夷——蓝色角逐(一)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幻灭——蓝色角逐(二)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