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守望者——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2)
文明的守望者——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
很快,大英博物馆的展品连续3天运抵北京首都机场。
这些展品浓缩了人类几百万年的文明史,涵盖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不同地区和时期的代表性文物,其中有出自非洲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200万年前的石器,古埃及的人形棺,伦勃朗的版画和达芬奇的素描等一批举世闻名的珍品。
当展品从机场运抵首都博物馆时,进入地下库房的程序是一个简捷顺畅的流程。这是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未见过的文物运送流程。
他们看到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库房。
经测试,“新首博”展柜的各项指标百分之百符合大英博物馆文物的存放标准。大英博物馆的文物进行48小时的适应性存放后,直接从地下库房进入布展现场布展。
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雷戈认为,这里的展陈设计甚至比大英博物馆的布展水平还高。
英方高度评价此次展陈设计,并非出自英国人的客套,首都博物馆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准和馆内一流的智能化设备水平,足以让任何博物馆的行家叹为观止。
2006年3月18日,《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250年藏品全球巡回展》,在中国首都的这家博物馆里如期开幕(图3)。


(3)图组:(3-1)、(3-2)大英博物馆藏品全球巡展中国站获得圆满成功
自世界上第一家博物馆诞生以来,人们就把文物安全看作是博物馆的命根子。 “新首博”为此究竟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我们先来看看“新首博”的文物库房。
运送文物的车辆可直接进入10吨载重量的电梯。来到地下后,第一道安全关口就是装有指纹识别系统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三防门(图4)。

(4)防盗、防火、防水的安全门是文物库房的守护神
三防究竟是防什么呢?
首先是防盗。
为解决防盗问题,设计时,把整个地下文物库房进行了6个面的双层隔离,也就是说,“新首博”的地下文物库房,就像是一个悬空的10000平方米双层盒子。
无论身怀绝技的江洋大盗从哪一面打洞进入博物馆的地下,他们能看到的只不过是文物库的第二道墙,在受到严密监控的通道中,他们没有任何机会接近文物。
库房的上层是展厅,下面是监控机房,在库房周围的6个面,哪怕是钻进一只老鼠,探测器都会立即启动报警系统,他们和自投罗网没有什么区别。
相关阅读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