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资讯 >

风云人物(3)

2023-05-24 15:22:5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风云人物,但远水难解近渴,涂长望觉得当务之急是培养气象系统现有人员,他想尽办法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 1953年,涂长望在原气象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气

风云人物

但远水难解近渴,涂长望觉得当务之急是培养气象系统现有人员,他想尽办法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

1953年,涂长望在原气象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气象专科学校,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所气象高等学校。涂长望担任校长。

两年以后,经陈毅副总理批准,气象专科学校迁往南京光华门外,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学院,。

1954年8月,按照毛主席的《转建命令》,全国气象系统完成了建制转移,涂长望被任命为中央气象局第一任局长。由于技术设备方面的原因,50年代,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依然很低,误报漏报的现象时有发生。

1953年初春,气象预报分析,当年的最后一次寒潮已经过去,不会再出现大面积的霜冻。此时地里的小麦、高粱等农作物已经开始露出嫩芽,就是根据这个预报,人们解除了预防霜冻的措施。然而,3月12日,一场意想不到的灾害突然袭来。

?陶诗言:1953年3月12日,我永远忘不了,一次大寒潮下来,我们没有预报,河南全省小麦都冻死。这个可不得了,周恩来下命令彻查,军委政治部派一个工作组来,我们左检查右检查,最后没有受到处理,涂长望了解,我们没预报出来,是技术力量不足,不是责任性事故。

此次寒潮还涉及到了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全国170个县,豌豆、蚕豆及春种黄豆、高粱几乎全部冻死,减产约300万吨。

当时气象工作靠的仅仅只是几张气候云图,多是经验性预报(图4),并不能准确及时地预测天气的变化;而导致气象预报失误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因为没有先进设备。

(4) 我国早期气象预报仅靠经验和几张气候云图

为了解决技术设备落后的局面,经周总理批准,涂长望设法从英国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气象雷达(图5)。新设备的引进很快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953年8月,江苏北部连续降雨,水利部门正准备开放蓄洪工程,但由于气象预报阴雨不久即可停止,因而作出决定暂缓蓄水,结果预报正确,挽救了蓄洪区的30多万亩庄稼。

(5) 从英国引进的先进的气象雷达

以后气象部门买了最新最大的电子计算机,用它来做天气预报,跟经验预报配合起来,效果就好了很多,进步很大

在涂长望的努力下,世界最先进的数值预报也被引入中国。只有两三分钟的天气预报节目,历经50年的变化,有了今天的样式。

经过不懈的努力,全国气象台站从建国初期的70多个,到1957年增加到了1600多个,气象台站网覆盖了全国,达到了国际标准;气象人才从解放前全国仅有的二、三百人发展到完全满足当时气象工作的需要(图6)。

相关阅读

  • 师夷——蓝色角逐(一)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幻灭——蓝色角逐(二)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