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的证明——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2)
青铜的证明——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
在1万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王府井人突然消失了,他们去了哪里呢?
今天北京的永定河,由于它的上游修建了众多水库,现在只能称它是一条河的坟墓了。在北京众多的新石器时期的古人类遗址中,门头沟区的东胡林遗址,似乎能解开王府井人消失之迷。这里,地处永定河的上游清水河畔。
我们或许可以推断当年的王府井人,由于面临永定河的不断泛滥,迁居到这里。然而,这仅仅是一种推想。其实依山傍水的生存,是远古时期众多动物共同的生活习性。
在“新首博”的展线上,我们可以看到东湖林出土的一位16岁少女脖子上戴的项链,它是用海滨岩螺制成(图3)。

(3)精美的项链显示了北京先民爱美的情怀和高超的工艺
如果上溯3万年,北京的东面确实是一片大海,只是海岸线距今天的北京到底有多远?目前尚未定论。
在考古学家的眼里,古人类是没有永久籍贯的,1万年前消失的王府井人的后代,也许就是东胡林的那位戴着项链的少女,也许是在北京发现的众多新石器时期的人们。
“新首博”城建展厅有一件文物,是距今近7000年前古人类用来保存火的火种罐,这是首都博物馆副馆长王武钰,1984年10月19日在距王府井98公里的平谷韩庄乡上宅村发现的。
1985年初夏,为了寻找北京古人类生活的轨迹,上宅村考古工作正式开始。
在侯仁之和俞伟超先生的支持下,发掘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恢复了当时的环境、地貌、植被,并对遗址进行了综合研究。发掘出的文化层堆积厚达4米,共分8层,第8层距今约7500年。在出土的大量陶器中,有些已经可以称之为艺术品了。
毫无疑问,这里是一座新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遗址。王武钰在这里整整工作了10年。
2007年夏天,王武钰再次来到当年的发掘地点。在他与熟悉的村民闲聊时又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这位村民突然想起他在自己家的桃林里捡到的一样东西——打磨棒。这是当时人们用来分离谷壳的工具。纵观这块被人遗失了近7000年的打磨工具前后,我们可以大致连接起这样一条轨迹:从北京猿人开始的脚步,经过山顶洞人的时代,逐渐来到王府井人的河滩和东胡林人的活动营地,接着是上宅文化(图4)。


(4)图组:上宅遗址出土的文物:(4-1)陶罐;(4-2)打磨棒
相关阅读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