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扬子鳄
追踪扬子鳄
科技之光
2007年6月12日,安徽扬子鳄繁育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人工繁殖的6条扬子鳄进行了野外放归。这是我国第三次野外放归扬子鳄。
作为中国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扬子鳄经过人工繁育后逐步野放,是否能够改变这一濒危物种的命运?人工养殖的扬子鳄回归野外,生存能力经得起考验吗?
在安徽省郎溪县高井庙国家级扬子鳄自然保护区, 6条扬子鳄在科研人员小心翼翼的护送下,来到清澈的塘边,在人工繁育环境下长大的小扬子鳄,从来没见过这么清的水,这么大的水面。它们翘着夹有无线电发射器的尾巴,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惊恐地钻进了水塘里(图1)。

(1)即将独闯世界的扬子鳄
此前两次野放活动,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进行。经过这3次野放而回到自然的15条扬子鳄,全部来自安徽扬子鳄繁育研究中心。繁育研究中心成立于1979年,如今已有“中国扬子鳄湖”的名号,是我国最大的扬子鳄种源基地。方型的水泥养殖池一个挨着一个,水面上,扬子鳄密密匝匝。天气好的时候,它们纷纷爬上池边的水泥平台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图2)。天气转阴,池中万只扬子鳄发出震天吼叫,甚为壮观。


(2)图组:(左图)我国最大的扬子鳄种源基地
(右图)密密匝匝的扬子鳄趴在池边的水泥台上呼吸新鲜空气
朱主任(安徽扬子鳄繁育研究中心):在1982年-1986年之间,我们科研人员经过艰苦的努力,把扬子鳄人工繁殖这一关突破了,取得了成功,现在扬子鳄的种群数量迅速呈几何级数增长,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一万多条了。
作为中国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扬子鳄,人工繁殖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而物种真正意义上的存活,要看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是否能够自在生存。要想使这一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繁衍生存,必须进行野外放生,让它在自然环境下自由生长。
技术人员抽取了这次放归的6条扬子鳄的血样进行DNA检测,并逐个编号建立档案,从而避免近亲的出现。放归扬子鳄并不是简单地将它们放回自然。为扬子鳄选择适宜的野外生存环境,恢复湿地,培育食物链等等一系列工作都要提前做准备。
朱主任:这项工作2002年就开始了。湿地主要是拦坝,要有水,然后把它的食物链配起来。我们主要是放些鱼苗,螺蛳,河蚌,黄鳝,泥鳅,吃的东西都要。一个塘成熟要个两三年就可以了。今年恢复是为后几年服务,前几年恢复为今年服务,2006年恢复的用于2008年,我们每年都做。
相关阅读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