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孕育——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3)
半个世纪的孕育——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
首都博物馆新馆选址方案最初有5个,最后,集中到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在北京古观象台南侧,因为那里的建筑空间太小而放弃了;另一个是在城市中轴线北端钟鼓楼北面的居民区一带。
梅宁华曾尝试引进房地产商合作开发,但由于面临巨额拆迁补偿费,建筑成本过高,众多的开发商最终畏难而退。
就在选址陷入僵局时,北京市规划局的一个电话打进了梅宁华办公室:首都博物馆新馆的地址定在了北京西长安街与白云路的交汇处,全国总工会大楼的西侧。
1999年春天,首都博物馆新馆选址确定以后,撰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前期调研工作就成为当务之急。
就在这年3月,韩永从北京石刻博物馆奉调出任首都博物馆第8任馆长。
这个时期,国家开始加大投资管理的力度,对工程标准的控制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精确。
2000年8月,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北京市政府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首博新馆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历时3天的质询。
那是韩永他们从未经历过的场面,审查和质询非常严格,气氛令人窒息。
最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认为,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水平是迄今为止同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最好的。
在首都博物馆建设可行性报告的编制期间,北京市政府成立了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协调办公室和建设业主委员会,正值退休当口的北京市委办公厅副主任秦德海出任业主委员会主任。
2000年8月16日,首都博物馆业主委员会向国内外10家建筑设计单位发出了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方案征集邀请函。
首都博物馆业主委员会确定的新馆建设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
两个月后,陆续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10个设计方案。
经过两轮无记名投票,德国ABB建筑事务所、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3家单位的设计方案入围。
经过业主委员会多方征集意见,初步决定,采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就当评审委员们即将在这份方案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首都博物馆馆长韩永再次提出一定要稳妥再稳妥,不要急于求成。
“新首博”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街——长安街上又一座标志性建筑,而且投资巨大,不能不让决策者慎之又慎。
就在这时,由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安德鲁中标的北京国家大剧院建设方案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赞同和反对的观点针锋相对,一时间舆论沸沸扬扬。
这些都进一步促使人们对“新首博”设计方案采取更加严谨的态度。
当2000年冬天到来时,首都博物馆业主委员会公布,第一轮建筑方案征集工作结束,他们将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启动第二次方案征集。
相关阅读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