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精神故乡

2022-08-23 16:05:37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家在周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是没有故乡的人。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度过的,我对白山黑水很有感情,那里却不是故乡。在我上初中二年级下

家在周口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是没有故乡的人。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度过的,我对白山黑水很有感情,那里却不是故乡。在我上初中二年级下半学期时,随父母一起回到了他们心中的故乡,也是我的出生地——河南周口。

三十多年前的周口,于我而言,是疏离的。对“周口”这两个字,我像很多外地人一样,更多的熟悉反而是来自历史课本上讲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这个叫周口的城市,那时还是周口地区,虽是故乡,我却有初来乍到的陌生。

在我上初三时,遇到一个同学,他和我一样,也是因为父亲从部队转业,从另外一个城市回到周口。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大城市回到小城,自是有更多的不适应。因为座位相邻,我们之间说话自然多一些,记忆最深的话题就是对这座城市的感受。我说:“真想不到,这里只有一个商场。”他说:“那么小,是公园吗?”我说:“这里大街上怎么这么多卖甘蔗的?”他说:“还可以满大街地随意扔甘蔗皮。”我说:“坐火车还得在漯河转车。”他说:“公共汽车也没有。”说起来到周口的历程,他笑起来:“我不想回来,这里没有博物馆,没有故宫,我爸为了骗我回来,说这里有个凤凰台,和故宫的建筑风格是一样的。我回来一看,就是一个小市场。”我也不禁微笑,这个凤凰台市场在当时还算得上是周口的标志性建筑,入口处是一座两层高的门楼,采用了仿古式建筑风格。

说来有意思,我上大学时,这个爱和我说话的男同学又去了他心爱的北京当兵。可能因为我们相遇的交集点是周口吧,在通信中,我们话题的交集点还是周口,只不过已经开始融入了对周口更多的了解。我会和他说起自己读到《诗经·陈风》里“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读到孔子陈蔡绝粮弦歌不辍,终于知道古地名“陈国”的都城“宛丘”就是周口的淮阳,“弦歌台”是对孔子三次来陈讲学的纪念。当书中的地名与自己的故乡联结在一起时,突然觉得这个被湖水环抱的地方那么有文化。他会和我说假期回到周口,和朋友一起到“彼泽之陂”,感觉湖中的荷花有了不一样的美,还吃到了一道特色菜:传说中孔子吃過的蒲根——后来被称作“圣人菜”。

陈风拂过湖水,也拂过出现在夜空的月儿。明净的月光下,更多出几分想念和守望。后来,无数次一起举头望月的我们俩成了一家人,我们的小家就安置在让我们相遇的周口,也是我们的父辈心心念念要叶落归根的故乡。那时,他不仅仅因为是家中的独子而选择留在父母身旁,也因为他与我很多的共同记忆都在周口,更因为我们的情感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慢慢开始扎根。再后来,我们的女儿出生在周口,成长在周口,大学毕业又回到周口。毫无疑问,在女儿的心里,周口就是她最最熟悉的故乡。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