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时光花絮

2022-08-23 15:59:13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舌尖上的花香,友人李教授是同乡,国庆回了老家一趟,带回一堆土特产,分了一些予我,其中就有南瓜花。教授治学严谨,平时不苟言笑,同是农村出身的他提起南瓜花,电话那头喜极

舌尖上的花香

 

友人李教授是同乡,国庆回了老家一趟,带回一堆土特产,分了一些予我,其中就有南瓜花。教授治学严谨,平时不苟言笑,同是农村出身的他提起南瓜花,电话那头喜极之状不断,乐颠颠孩童一般。

曾经,老家吃食南瓜花常见。南瓜易种,往土堆里撒几颗种子,经阳光雨露的喂养,枝枝蔓蔓撒欢似的便爬得到处都是。南瓜花开,喇叭状,花瓣呈五角形,通体都是太阳的金黄色。南瓜花期长,次第开放,一茬又一茬地开。乡人常将花朵摘下,仔细拣择,清水洗净,晾干后抹上薄盐,在太阳下晒干,金黄的底色上有淡淡的盐白,如同冲上沙滩的海星。晒干的南瓜花是乡下农忙或菜荒时救急的一味,油锅烧热,转小火,一朵南瓜花入锅,均匀翻转。待成焦黄,捞出可食。油炸南瓜花入口酥脆,嚼之有花膏余味。南瓜花在乡人的手里,幻化出大自然最美妙的另一面。

其实,南瓜花的吃法很多,可清炒,可入汤,每一种吃法都是对自然最崇高的敬畏。南瓜花还是一味廉价的中药。《中华本草》载,南瓜花可解毒消肿,治咳嗽,除湿排痰,外敷可治痈疽。不过,旧时饥馑,节俭的乡人并不知道南瓜花的药用之效,只承老辈经验,吃在时令,盐渍晒干的南瓜花也是智慧的乡人延续生活最保守的办法。然而,并非人人都会这烦琐的制作工序,田间地头的劳苦也让人无暇顾及这并不起眼的南瓜花。故而常有邻里端了一碗或者小包馈送,言语间多了简朴的欢笑,多了细微的关切。那时吃南瓜花,于大多数人而言,无疑是一顿点到为止的佳肴。时至今日,南瓜花鲜有人吃,只在季节的间隙里独自妖娆,继而一批批悄然落尽。回想起来,李教授的兴奋是有道理的,油炸南瓜花是记忆,是生活,更是人情。

顺应时节,以花入馔,是一种田园雅趣,此俗古已有之。屈子在《离骚》中吟诵“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既表露了人格志向的高洁,也道出了远古时人食花的秘密。《本草纲目》中多有花木之用的记载,吃食鲜花有美容护肤、健脑益智的妙用。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介绍,用玉兰花裹面油炸,外层金黄酥脆,内里软嫩白玉,食之清香怡人,箸从心动。

其实,古人吃花,多有诗词吟赋,故而不止于口舌滋味,精神的体验更多了一重。这一点,我是后来读《红楼梦》时感悟到的。红楼梦多,花也多。各色人物在贾府大观园中花开花谢,演绎了一场风花雪月的豪华人世。曹公用心,行文处将香花开了菜单,也入了人情味。桂花佐菜,蒋玉菡睹物思人,戏称“花气袭人知昼暖”。怡红院中多玫瑰,宝玉爱其红妆,把寓所装点得闺阁绣房一般,还要袭人调制玫瑰卤子和玫瑰清露作日饮。妙玉清雅,把梅花雪露埋于地下,待用泡茶,可谓将花饮吃出了天地精妙。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