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换鼓(2)

2022-08-23 15:49:15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追寻绝响,前面的探索者尽管没有说明白,也始终离不开一个鼓字。鼓,对于雷州确实很重要,雷州的鼓声曾经威震天南地北。我们发现《说唐演义全传》(简称《说

追寻绝响

前面的探索者尽管没有说明白,也始终离不开一个“鼓”字。鼓,对于雷州确实很重要,雷州的鼓声曾经威震天南地北。我们发现《说唐演义全传》(简称《说唐》)第二十九回对瓦岗寨的祝捷活动有这样的记叙:

程咬金道:“这也罢了,这次败了杨林,岂不是孤家之福星?王王兄(按:指王伯当),你可为孤家去金州取景阳钟,秦王兄(按:指秦叔宝),你可为孤家去雷州取龙凤鼓。”二人领旨,分头而去。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断定,起码在《说唐》成书的时候,雷州的鼓已经九州扬名了。我们首先要弄清《说唐》中所说的鼓,放在雷州哪个地方,为什么叫龙凤鼓?查阅历史资料,知道秦叔宝要去借的,是雷州雷神庙的铜鼓。雍正年间知县张元彪《雷祠铜鼓歌》有这么一段:“左右悬之三铜鼓,陶铸古错钦大雅……其一中宫一中商,宫商迭奏鸣凤凰。”还有前面提到杨晃岱的《雷祖庙铜鼓歌》:“至今铜鼓悬庙堂,长调律吕和宫商。”宫商角徵羽是律调中的五声音阶,雷神庙的铜鼓一合宫调,一合商调,宫商和鸣,所以叫作“龙凤鼓”。

在雷州,雷和鼓历来是紧密相连的。《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言行与轶事的小说集,其中一篇记载:“六月二十四日,雷州人必供雷鼓酬雷。”我们不禁发问:酬谢雷神为什么要供奉鼓呢?后来我们发现人间的鼓和天上的鼓是有关联的,一副流传甚广的对联这样写:

玉帝行兵,雷鼓云旗,雨箭风刀天作阵

龙王夜宴,月烛星灯,山肴海酒地为盘

对联里面说雷是天神的鼓,我的伙伴们查阅到许多古籍上也有记载。《云仙杂记·鼓》:“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裴渊《广州记》:“雷,天鼓也,霹雳以劈历万物者也。”雷祖既然被尊为雷神,庙中当然要供奉大鼓。可见雷与鼓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

古代雷州是百越聚居之地,盛产铜鼓,从各地发掘出来的多面铜鼓足以证明。至今雷州市客路镇还有一个铜鼓村,村里有座铜鼓庙,庙里的铜鼓后来送到博物馆去了。这是历史的痕迹。志书中说的酬雷活动最初用的就是铜鼓,开雷的时候,各个部落选出最好的铜鼓敲打比赛,挑出声音最洪亮的,换下上一年供奉雷神的旧铜鼓,这就有了“换鼓”的环节,而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到了唐宋,更成为雷州的一种习俗。雷祖庙初始供的是三面铜鼓,后来则程序化了,采取象征性的工艺品。《雷祖志》说:“至于……雷车雷鼓等物,各以板图藏于庙内,令郡民每岁当里役者依样修造,逢上元日(正月十五日),齐侯文武各官送入庙致祭,名曰‘开雷’。”其中,有“每岁”一词,即每年都有一次换鼓。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