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我母亲的名字(3)
母亲名叫李秀英
“我怎么吃得下去哟!”风中传来的母性音韵,掺杂着一丝沉重。
这一刻,所有的委屈都在母亲的爱意中一一得到了化解。我的心房早已注满了爱的潮水。
这次离家不到十个小时就以失败告终,时间很短很短,但那绵绵不尽的母爱真情却很长很长。
母亲是个急性子,当年给她的儿女做鞋,衣服缝的补丁,一行行,一块块,都是粗针大线。但她对我们的感情,却细腻缜密。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儿女的故事。在她面前,我永远是一个受宠的孩子。直到成年后,母亲还固执地认为我身体不好,每次回家,想当然地以为,多吃她做的饭菜我就能迅速地长胖。返程时还要“吃不了兜着走”。往往左手一篮果蔬,右手一筐鸡鸭,背上还有满满的行囊。那架势,像是小商贩在批发市场进货回来,手提肩扛,左拥右抱。回头一看,母亲还静默地站在寒风里,若有所失地对着儿子的背影张望。
可是,母亲啊!即使儿子走到天涯,又怎能走出您那殷殷关切的目光。
多年来,我们一直遵循母亲教育做人的准则。因此,许多年以后,她的儿女虽然普通平凡,没有做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一个个都成为了母亲想要的样子。母亲用青春和心力,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我们生命成长的过程中,用柔弱的双肩给予我们美好温馨的童年,是母亲的教育滋养着我们的生命。感谢母亲!
小时候,我不知道母亲的名字,即使知道了,我们做儿女的也万万叫不得的。村里人也没有叫她名字的。哪怕是生产队会计记工分,用的也是转称,谁谁***。直到母亲去世的时候,需要使用名字,村里人这才知道母亲名叫李秀英。
其实,无论叫什么,无论是李焕英还是李秀英,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母亲!而在古埃及人看来,人有五个灵魂,名字是其中一个。那么现在,母亲人已缈矣,她把自己安放在岁月的河床里,在儿女的心中,她那温暖的名字,就是生生不息的灵魂。
母亲不识字,她写不来自己的名字,一辈子,很少有人叫母亲的名字。此刻,手捧着母亲的相片,在我与她的对视中,她依然在微笑,目光里的慈爱和淡淡清欢,犹如昨日,她将全部的爱都定格在照片中,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传递给我们。母亲走了,但藏在照片里的她依然在对我们诉说着绵绵的母爱,永不停歇。
思念,有时也是一种幸福!
春日迟迟风慢慢,冷雨又将心事启。轻轻抚摸着镜框里的母亲,万千思绪中,不由得低唤一声:你好,李秀英!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