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飞翔的鸟(2)

2022-08-24 19:20:18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老人的湖,浮在水面上的豆雁嬉戏打闹,发出的鸣叫有如它们的欢声笑语,它们用翅膀欢快地扑打着水面,似乎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对老人的敬意。 一只体格魁梧、

老人的湖

浮在水面上的豆雁嬉戏打闹,发出的鸣叫有如它们的欢声笑语,它们用翅膀欢快地扑打着水面,似乎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对老人的敬意。

一只体格魁梧、身型硕大的豆雁,从屋船的顶下飞落在船舷的栏杆上。原本已经站在栏杆上的豆雁们自觉地飞起,分别降落在水里或其他的地方。

老人认识它,它是这个群体的头雁,它不停地抖动黑褐色尾巴,迎风招展的白色覆羽,如同挥舞的旗帜。这是它作为一军统帅的特殊标志,显示出它在这个群体里不可一世的威严。

豆雁每个群体中都有这样一只头雁,也许是德高望重,也许因为年龄或是资格而获此重任。它们之间的长幼尊卑分得很清楚,夏季之前它们要迁徙去北方,越冬时它们才会回到洪湖。

这些豆雁从秋季归来到春季出发都会来老人这里,来时打招呼,走时来告别,这已经成为这么多年来立下的规矩,或是用一种规律来解释也可以。

老人将自己早已经备好装满苞谷的箩筐拉出来,用双手从箩筐里捧出苞谷,向着湖面上空抛撒出去,招待这些尊贵的客人。

豆雁立时欢天喜地。有的飞起落下,在空中迎着苞谷张大扁嘴;有的在水中追逐着漂浮在水面上的苞谷,将嘴放平在水面不断地吸食。头雁也不再矜持傲慢,扑棱着翅膀,直接扎下水里,疯狂地吞咽食物。

这些豆雁每年开春后回到洪湖,都会到老人的保护站附近的水域待上几天。在这里有老人准备的食物,但这些并不是它们需要的单一食物。它们并不适合在老人这片水域生活,老人的屋船四周一片汪洋,而豆雁通常要在栖息地附近的农田、草地和沼泽地上觅食,只有休息时才会停留在湖中水面上。

它们迁徙去北方前两三天,总会飞来跟老人告别。每次来的时间上下不差两天,而飞走的日子却非常固定。今年它们来迟了,老人知道明天就是豆雁开拔的日子。

当箩筐的苞谷见底,他拎起箩筐倒了过来,在船帮子上磕了磕,再拍了拍筐底,将筐底的剩余或夹杂在编织条之间的苞谷抖落下去。

老人把箩筐放到一边后,便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他用欣赏的目光,望着眼前欢快的场面,豆雁们把湖水搅得天翻地覆,庞大的阵势在湖上蔚为壮观。

老人掏出随身携带的日记本,用笔记录下数量变化。这样可以与来时数量做比较,了解这些生灵在洪湖生长的情况,知道它们的减员情况。通过这些情况大致分析出它们是生老病死,还是死于意外偷猎。

它们在这里并不产卵,洪湖是它们恋爱的地方,它们到北方选在5月末至6月中旬产卵,一年只繁殖一窝,一般情况下卵有四枚左右,孵化期将近一个月。

老人根据长相特征几乎能说出每个豆雁的自然状态,可以清楚地说出谁是谁的后代,甚至讲述出它们几代的血脉联系,一说到这些便如数家珍。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