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精选散文:历史,在这一瞬间穿越了浩渺的时空隧道(3)

2022-08-24 17:34:11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奋辑笃行 赓续传奇,镇政府的办公地点,就设立在方岩下村的江滨饭店。江边低矮破旧的棚屋透着一股腐臭气息,了无生气,只有江风呼啸,灌满了整个龙港。当时,整个镇只

奋辑笃行 赓续传奇

镇政府的办公地点,就设立在方岩下村的江滨饭店。江边低矮破旧的棚屋透着一股腐臭气息,了无生气,只有江风呼啸,灌满了整个龙港。当时,整个镇只有5000多人,9位干部。面对一张白纸,满目苍凉,陈定模陷入沉思。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把卖地变通为收取公共设施费(级差地租),规定谁投资谁受益,并将龙港规划内的地分成6个等级,进行土地出让,解决了资金问题的困惑。

摆在面前的另一个难题是没人。在当时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民想进城,只有当兵、读书、招工三条路。农民出身的陈定模,一直梦想着改变农民的这种命运。他想,改革开放首先要解放思想,怎么个解放法?必须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法规、文件。为吸引农民进城,龙港镇决定实行户籍制度改革,以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按非农业户口统计”为依据,规定凡在龙港购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自理口粮迁户口进镇,并率先尝试将土地有偿使用权向农民开放,从而解决了人口问题。

龙港发展的每一步都烙刻着改革印记。

建镇之初,县委书记胡万里在龙港召集金乡、钱库、宜山三个区的区委书记召开现场办公会议,主要研究如何加快龙港建设步伐。胡万里态度明确:“龙港建设,别指望县里给多少投资,苍南刚从平阳分出来,百业待兴。今天请‘三路诸侯’来,就是出主意、想办法。”会场一片寂静,胡万里将目光投向了陈定模,让他发表意见。陈定模胸有成竹地说:“县委真的要把龙港搞起来,靠计划经济的思维不行,靠国家投资不行,唯一的办法,人民城市人民建,现在农村有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出现了不少‘万元户’,动员到龙港投资就可以了,我建议金乡、钱库、宜山三个区,每个区在龙港建一条街。”县委书记沉思片刻,觉得这个思路切实可行,要求干部立即行动,动员“万元户”到龙港投资。

1984年6月,龙港扩区扩镇,划湖前、白沙、龙江、沿江4乡归镇管辖。7月,《龙港对外开放的决定》发布,公布八条政策,提出“谁投资谁受益,谁出钱谁盖房,鼓励进城,共同开发”。12月,龙港镇发布了“凡在龙港镇购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自理口粮迁户口进龙港镇”的政策。

陈定模开始各方游说,苦口婆心,动员老百姓进城投资。他说到龙港镇可以给城镇户口,批地盖房,开公司,办工厂……大家听后眼前一亮,结果不到一个月,就登记了九百多户。

1984年12月31日,首批登记建房交款的最后一天,一包包现金在简陋的镇政府“欢迎农民进城办公室”里堆成小山,原本认为千难万难的“造城”变得势不可挡。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