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与兰州结缘(2)

2022-08-26 20:56:09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兰州的城,当然,兰州成为一座城池自然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所赐。这里因黄河从两山对峙之中穿流而过,山环水绕,地势险要,又因其处于中国几何版图的中心

兰州的城

当然,兰州成为一座城池自然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所赐。这里因黄河从两山对峙之中穿流而过,山环水绕,地势险要,又因其处于中国几何版图的中心区域,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冲。特别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兰州凭借“秦陇锁钥、东西咽喉”“津渡四境、关通八方”的区位优势,呈现出“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于是便成了历代统治者“开拓西域、经略西域”的军事关隘,沟通中西亚文明的商埠重镇。无论从军事、政治,还是从经济角度考量,兰州这个地方修筑一座城池都是完全必要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史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大行李息便在黄河南岸构筑城池,并取名曰“金城”。大凡与“金”字沾边的,似乎都是不错的地方,比如我的故乡陕西省安康市,古就称之为“金州”,据说就是因城前汉江河流中盛产“沙金”而得名。产金子的地方,人们生活水平自然差不到哪里去。而“金城”这名称的由来,据说既有取“金城汤池”“固若金汤”之寓意,亦有“筑城得金”之说。只是这两个带“金”的地名,随着历史的发展,分别变成了“安康”和“兰州”,总算改得不算太差,但改过名字之后,似乎总有一种历史断层之感。所幸兰州市文联主办的一份文学内刊便命名为“金城”,也算是对兰州历史的一种文化传承吧!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战乱频仍,历史进程不断推进,兰州城几经变迁,但其功能作用并未改变。清人吴广成说兰州城“控河为险,隔阂羌、戎。自汉以来,河西雄郡,金城为最,岂非以介居戎、夏,攸系陇右安危哉?晋元康后,河陇多事,金城左右,岁无宁宇;隋唐盛时,驰逐河湟,未尝不以兰州为要害;广德以后,没于吐蕃,而西凉不复为王土;大中间,虽尝收复,亦仅羁縻;宋兴,兰州不入职方,至是,宪始复之,筑城以建帅府”应是比较准确的总结定位。还有“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七言律诗“金城置郡几星霜,汉代穷兵拓战场。岂料一时雄武略,遂令千载重边防”的诠释,都形象地说明兰州战略地位的重要。两千多年的岁月沧桑,兰州城见于史籍记载的大小战争就达数百次之多。多少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在兰州城上演。那城一次次沦陷、损毁,一次次收复、完善,仍坚强地屹立于黄河之滨。且因一次次的修筑、扩建,城内居民也越来越多,兰州城由单纯的军事防御转为保护城中居民不受侵扰的用途上来。城的规模自然也越来越大,逐步具备了现代城市的雏形。因战争需要的屯军,因经济发展需要的移民,兰州的人口不断增加,特别是经历了明、清、抗战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人口的大量迁徙,兰州已形成拥有汉族、回族、蒙古族、裕固族等36个民族聚居,数百万人口之众的规模和格局。那曾经构筑于兰州的古老城池随着岁月流逝早湮灭在历史的深处,但兰州作为西北军事重镇的战略地位并未改变。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是原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机关所在地,现在仍是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足以说明兰州在军事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