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桃花情(2)

2022-08-26 20:12:00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桃之夭夭,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中之人美得让

桃之夭夭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中之人美得让人心动。“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桃之天天,有黄其实”,“桃之天天,其叶蓁蓁”,连续三章三起句,“桃之天天”四字扑面而来,真正的美人如花。终于,桃花,沉冤昭雪,我不再写《桃花误》,不再对牛弹琴般的给他们读《桃花误》,桃花,像我的恋人,住在我的心里,有花有书的小房子,养美人,养红颜,养知己,红袖添香伴读书!霎时,我挺起了胸膛,俨然觉得自己是怜香惜玉、铮铮铁骨男子汉!可是,我依然想念异乡漂泊的桃花姑姑,她是被故乡抛弃的一朵小桃花。

无独有偶。那时读书如饥似渴的我,在《红楼梦》里,发现那个娇娇怯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那个喜欢戴一支白珠簪的女孩,写了薄薄忧伤、浅浅哀愁的《桃花行》,东风软,晨妆懒,写桃花的灿烂,写少女的孤单;红楼里的桃花社,原名海棠诗社,探春筹建又解散,倒是那个极孤高极清净的“世外仙姝寂寞林”,重建了,还当起了社长。黛玉爱桃花,要不然呢?怎不取名杏花社?梅花社?蔷薇社呢?桃花的品性更是可见一斑了!

后来,遇见了心上人,遇见了桃花般美得蚀骨的爱情,更懂得:桃花代表着春天,代表着青春,代表着美好的爱情,正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写的那样:“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