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笔会:太姥山寻幽
梦断嵛山

1
嵛山,也叫嵛山岛,泊在东海边。
东海宛若一匹蓝绸,嵛山恰似缀在蓝绸上的一颗碧螺。
四月初,夏尚浅。淡淡的水雾,凉凉的风,裹挟着那一个嵛山岛。那是一个有生命的岛,是一个有灵性的岛,是东海水滋养的一个岛。它优美、秀丽、轻盈、灵动,它像一个“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的豆蔻女孩,浅笑盈盈,坐在东海的波涛上掐浪花,掐一朵,扔回海里,再掐一朵,再扔回海里……
那天,我要在美丽的嵛山岛度过一个初夏之夜。时间是农历四月初八,恰是释家的浴佛节。俗语有“月光菩萨”之说,我希望能看到东海之上有菩萨一样的明月浴海而出,即使没有满月,能有一弯眉一样的新月,也会带给人无限欢悦。
夜色朦朦。凭栏既久,只见近处是山,远处是海,山海之间,都有渔火微茫。嵛山岛就像点了许多盏渔灯,颠簸在大海中的一只小船,船头船尾飞溅着洁白的浪花,悠悠然驶向远方。海鸟已经睡了,东海在暮色中努力把一条又一条白练推到沙滩上,然后就像完成了一个神圣的使命,又悄然退回到海的深处,洁白浪花也顿然消失在海滩上。此刻的嵛山,静悄悄地立在东海之上,又恰似一位静观东海的女神,伫立在幽柔的暮霭里,安娴而淑静。如果有明月相照,该是多么柔美的海边风情画啊!
然而天气却让我失望了。水雾蒙蒙,没有天光,也没有月色……
我只好讪讪地回到青草与山花围绕着的小木屋,打开前窗后窗,让淡淡的草香、郁郁的花香,充满小木屋,催我人梦。
海边的梦,应该是蓝色的梦,神秘的梦。
2
说来奇怪,刚刚触到枕头,我就进入了梦乡。都是蓝色的梦,而且是一个梦接一个梦。一个梦一个窗口,一个窗口就是一幅蓝色的油画。一幅幅蓝色的油画让人振奋,让人感觉神秘异常。
梦中所游依然是白天登过的太姥山,移步换景,也依然是白天的印象。青草幠了的曲径,云雾萦绕的柳杉,绿荫浓蔽的香樟,枝叶密实的竹林,向幽深的山涧急急奔去的溪流,绿波漪漪的湖泊。云影徘徊,金鳞翕忽,一只孤单的小金龟游衍在碧水盈盈的湖面上。绕湖都是花岗岩栏杆,凭栏有时,我问那只孤身只影的小灵龟觉得孤独吗?小家伙不理我,还把脖子梗了,眼睛望着远方。
顺着金龟目视的方向望过去,远处是一座孤峰,上面有一座孤冷的楞伽宝塔。宝塔始建于大唐,七级八角倒也平常,只是实心塔身为国内罕见。望着楞伽宝塔,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古人说:“德不孤,必有邻。”孤塔、孤峰、孤龟,众孤相伴以德,友情必能穿越千古,更何况还有香烟氤氲的国兴寺相伴。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