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笔会:荒山守树人与白茶老树的故事(2)
山上有棵白茶树
白茶老树的移栽存活率达98%以上,其中树龄达30年以上的老树有几万棵。
白茶老树的根,就这么半公开地发动贫穷的泥土,结成一个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的区块链,树立于石头的夹缝之中。
孙威江,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福建省高校茶学学科带头人,带着他的助手杨广教授、陈志丹副教授,沿着弯弯的盘山公路,也来到了龙泉天水里的瞭望台。
黎美圆真诚地说:“我们通过抢救性措施,保护了方家山的荒野气息,让这些老茶树在森林中恣意生长。”
科学家的手,是最有文化的;企业家的手,是最温暖的,他们紧紧地握在一起,呵护着白茶老树精神的回归。
黎美圓继续说:“白茶老树单株分散移植于山野间,与原生态、多样化的森林植被一起,以落叶为养料,吸收天地精华,自然免疫,自由生长。”
还要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吗?茶饼病已经夹着尾巴逃跑了。
黎美圆与大荒茶业,要以一辈子的坚持,在方家山建立中国白茶种质(种子)资源保护基地,目前已投资4000万元,流转方家山村7000亩林地,吸收300多村民就业,移植管护20万株白茶老树。经过3年管护期,今年三四月已开始第一茬的春茶采摘。
龙泉天水里的茶香还在悠扬。茶姑娘一遍又一遍地展示着她们的娴熟、她们的轻盈、她们的悠然。《大悲咒》的乐谱轻轻地敲打着一个木鼓,虚构着一个若隐若现的故事。
一只精灵一样的鸟,从白茶老树下蹿过来,红红的冠,往下钩的、短短的嘴,黑纹的尾巴,白色的两翅,约有一米长。
哎,野鸡!不,野鸡有这么大吗?是白鹇,野鸡的一种。大家七嘴八舌,高兴起来了。
“才两只吗?”
“我和你在这里住下来,养它一大群,迎接很多很多的朋友。”
“好啊,你就是一个大白鹇了。”
“对了,你们一个是白禽,一个是黑兽。”
“你好啊!白禽同志。”
“你好啊!黑兽同志。”
我与一棵树龄已逾30年的老茶树拍了合照,签署了编号为H008811《森林荒野白茶老树认养证书》,并在北纬27°5′、东经120°9′、海拔680米处,许下爱的诺言:
一杯荒茶,不恋繁华。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