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鉴赏:流尽最后一滴血(3)
血铸忠诚
4.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校园。绿树掩映红楼校园内,书声飞扬,日外。
何叔衡抱着厚厚的一堆书,从教室一侧走过来。不小心掉下几本在地上。何叔衡正欲蹲下去拾捡。这时一位身材高大的青年走过来,弯腰帮他从地上捡起几本书。
何叔衡感激地望着这位青年:“你是……”
这位青年非常礼貌地回答道:“我叫毛润之,你刚来一师吧。”
何叔衡:“久仰大名,久仰大名,我是何叔衡,是刚入学的。”
毛润之:“早听说了,有个宁乡的秀才考到了我们一师,原来就是何兄呀!失敬了,失敬了!”
何叔衡:“我是乡下人,孤陋寡闻,以后请润之多赐教!”毛润之如见故知,忙从何叔衡的手中拿过几本书助他减轻负担,并兴奋地说:“先去我们宿舍,我介绍你认识几位我的好朋友。”
何叔衡:“谢润之美意,我何叔衡求之不得!”
毛、何并肩朝前走去,将到宿舍前,便有两位英俊的学友在前面等待。
毛润之指着那位个子稍高的介绍:“他叫蔡和森,湖南双峰人。”继而又指着另一位身材清瘦,个子稍矮的说:“他叫肖子升,湖南安化人。”接着他郑重地对二位学友说:“他就是那位考秀才之前,就写出《旱》的文章作者何叔衡仁兄!”
肖子升:“了不得呀!何仁兄,请听小弟背几句您的文章。‘夫旱,固亦伤仁爱者也,乃今日之虐民者竟如此,不可即旱以罕譬之乎?且今日之天下,一酷烈之天下也。其万姓之如炎如焚者,岂不甚于旱魃之虐哉!”
蔡和森:“何兄啊,你这可是一篇铿锵有声的伐清暴之檄文呀!”
毛润之:何兄不仅文章写得漂亮,志有所向,情有所钟,而且他的诗也写得幽默有趣,我知道他还作过一首放脚的诗:
妈妈包脚骆驼样,
眼泪流得脚布长。
痛伤心,
心痛伤。
日夜痛得喊爹娘。
……
走起路来像残疾,
摇摇摆摆出洋相。
快学何家闺女样,
大手大脚好姑娘。
何叔衡很为突然,遇此情景,竟一时默然,片刻后才斯文地说:“诗文见丑,惭愧惭愧,幸逢知音,欣慰万分。我虽长诸位十多岁,还盼日后诸位学友多指教。”
5.长沙楚怡小学,夜内。
毛润之和何叔衡正在讨论如何把各校的进步同学组织起来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毛润之:“我读了《共产党宣言》的一个最深的感受,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要联合起来,没有神仙皇帝,没有救世主,就靠我们自己救自己。”
何叔衡说:“润之,你提出的改造中国与世界,其实就是我们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明确目标,我很赞成,现在就要去寻找一条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
毛润之:“我们要走出校门,到社会、到民众中去寻找。”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