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澜沧江畔边,一个七十年前的故事

2022-09-02 21:36:17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太阳照在澜沧江上,一 来到澜沧江畔的普洱,一个七十年前的故事震撼了我。回到北京后,澜沧江的涛声依旧在我耳边激荡,一幕幕难忘的场景还不时映现在我眼前。 一位英俊的佤族小伙子

太阳照在澜沧江上

 

来到澜沧江畔的普洱,一个七十年前的故事震撼了我。回到北京后,澜沧江的涛声依旧在我耳边激荡,一幕幕难忘的场景还不时映现在我眼前。

一位英俊的佤族小伙子穿戴上赴京国庆观礼时,毛主席送他的毛呢制服、帽子和皮鞋,然后对着镜子,把参观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武汉、重庆、昆明等城市时获赠的纪念章一一佩戴在胸前。推开窗,他深情望一眼云海中佤山峰峦,仿佛置身于彌蒙的旷野之中,在悄然期待大山那边的一抹朝霞。回过身,他久久地凝望着墙上悬挂的毛主席、朱总司令画像,眼角挂着晶莹的泪花……

时间追溯到1950年9月,中课佤族头人岩顶的养子岩火龙代替养父参加了普洱专区少数民族赴京观礼团,目睹了国庆一周年盛典。国庆前夕,他和普洱专区的代表受邀出席了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国庆招待会,还幸福地和毛主席握了手。10月1日,岩火龙在观礼台上再次见到了毛主席,他和代表们都情不自禁地跳起来,“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共鸣。

岩火龙赴京观礼前,许多和养父一样的部落头人,出于对共产党、解放军的怀疑和不理解,生怕一去就回不来了,便以各种借口推辞或让子女顶替。邦箐佤族头人拉勐甚至提出让竹塘区区长龚国清把自己儿子送到澜沧的邦箐大寨做人质才肯去北京。岩火龙也是带着忐忑的心情而去的。临行前,他来到澜沧江边,遥望着云雾缭绕的佤山村寨,心情也像乳白色的浮云一样飘浮不定。

跋山涉水来到北京,岩火龙的顾虑就像佤山的云雾很快地飘散了。这缘于同行的那位佤族代表生病住了院,不想,竟惊动了毛主席,还亲自去医院看望。当时在场的医护人员和病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毛主席微笑着握着还没省过神的佤族代表的手,通过身旁的翻译关切地询问了病情,让他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这消息迅速传遍了普洱专区赴京观礼团驻地,毛主席的关怀像澜沧江的碧水滋润了每位代表的心田。

捧着毛主席馈赠的礼物,普洱各族代表如获至宝。要知道,当时普洱有25个少数民族,许多部落还生活在原始社会末期,阿佤人甚至还“猎人头祭祀”,何曾见过像呢料、制服、衬衣、袜子、牙刷、口杯、皮鞋、被子等稀罕物呢?后来,毛主席指示安排他们到各大城市走一圈儿,让他们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博大与秀美,也使代表们对新生的共和国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毛主席了解到普洱缺医少药,就叮嘱工作人员给每位离京代表送个药包,装有二十多种内服药和外用药,包括当时十分稀缺的盘尼西林(青霉素)等。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