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舟山群岛的渔市大街

2022-09-06 09:53:38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渔市大街的岛民们,舟山群岛滨江路的渔市大街,在往年每逢鱼汛季节,渔船拢洋时,晾晒在渔市大街两侧的一长溜的渔网,甚至一直延伸到渔街的尽头。 渔市大街右拐,约三五十米的距离

渔市大街的岛民们

 

舟山群岛滨江路的渔市大街,在往年每逢鱼汛季节,渔船拢洋时,晾晒在渔市大街两侧的一长溜的渔网,甚至一直延伸到渔街的尽头。

渔市大街右拐,约三五十米的距离,有一家咸货店,店主姓陈,六十开外,主要出售他自己腌渍的海蜇、泥螺、咸鳓鱼、糟鱼等咸货。陈老伯特别有一手腌渍“三苞咸鳓鱼”的绝活儿,在岛城渔市大街一带名气很响,在众多的咸货店里,他腌渍的“三苞咸鳓鱼”品质最好、名气最大。早年在渔船上捕鱼的时候,他从一位老船工那里学来这套腌鱼工艺,并经过自己多年的摸索,不断研究和完善,使“三苞咸鳓鱼”的口味独树一帜。他腌渍“三苞咸鳓鱼”对配料特别讲究,甚至连腌鱼的木桶都马虎不得。他对菜场上出售的那些用塑料桶腌渍的“三苞咸鳓鱼”,露出满脸的不屑。他說,那些用塑料桶腌渍的鱼肉,吃在嘴里满嘴的塑料味,跟咬塑料有什么不一样?他腌渍咸鳓鱼一般用两种木桶:松木的和杉木的。他说这两种木桶腌渍出来的鱼,香味不一样,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口味。除了腌鱼用的木桶,陈老伯从不用市场上卖的精制盐来腌渍他的“三苞咸鳓鱼”。他说那盐经过几道工序的提炼过滤,只有咸味,没有了大海浑厚的味道。所以,他每次总是坐船转车,到岱山盐场上去买来原盐,腌渍他的“三苞咸鳓鱼”。

除了配料,更重要的当然是原材料鳓鱼本身。和别人有所不同,陈老伯说,腌渍鳓鱼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工艺很重要,而第三阶段勾香,更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和学问。陈老伯创新的三苞腌渍法,首先要选择新鲜上好的鳓鱼,不要刮鳞也无须剖肚,过一下清水,略晾干。然后一层盐、一层鱼、一层辅料腌渍在木桶里,在最上面一层封盐铺完后,用木枕压实。这第一苞,主要是去腥脱水的。第二苞,他说,主要的腌渍技巧就在这里了。将鳓鱼捞出,沥干卤水,在阴凉处晾个七八分干,然后再辅以绍兴三年陈酿黄酒发酵,进行第二次腌渍,是谓第二苞。这第二次腌渍的工艺,比第一次要复杂得多,除了要加入适当黄酒等作料,甚至要把握好腌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是一项十足的技术活儿。这第三苞也没见陈老伯放什么调料,就略洒了一些黄酒,蒸锅上汽的时候,顿时满屋鲜香,而且越蒸越香,闻得我们都快钻出馋虫来了。正宗的“三苞咸鳓鱼”上桌来了,金黄锃亮,油光可鉴,香味醇厚,而且一片片鱼鳞晶莹透亮地翘起来,像是一盆精雕细刻的艺术品。

舟山每家每户几乎都会做这些传统腌渍海鲜,特别在早前几年缺乏保鲜手段,不得不采用这种加工办法来延长海鱼储存时间。比如糟鱼,以前的制法一般都是采用自家酿制糯米酒时剩下的酒糟。鱼,则多采用鲳鱼、带鱼、鳓鱼、鳗鱼等鱼类。入冬后的鱼作为原材料做糟鱼最合适,味道都比较鲜。以前糟鱼的制作,主要的工序在于鲜鱼的加工。鱼要刮去鱼鳞,从背部人刀剖开,将鱼的鳃和内脏等全部挖出,清洗干净后,在鱼的内外都抹上盐,再挂在朝北阴凉处,一般两三天之后收净水分即可。然后,将鱼切成块,置于玻璃瓶、瓦罐之类的容器中,一层鱼加一层酒糟,层层叠加,加至满瓶后封口。一般经过20天,糟鱼就制作成功了。需要食用时,打开盖子,蒸上一碗,一股浓郁的醇香味就会弥漫整个屋子。除了鲳鱼、带鱼、鳓鱼、鳗鱼可以做糟鱼外,马鲛鱼、乌贼、泥螺、香螺、蛏子、虾子等也适合糟醉。此外,醉蟹、呛蟹也是以前舟山岛民过年菜肴中的必备上品。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