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对于荀子的关注(3)

2022-09-07 19:23:19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读荀恨晚,王者不仅合乎天道儒道,荀子还讲王制,即王者的治理法度。他说:奸言,奸说,奸事,奸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勉之以庆赏,惩之以

读荀恨晚

王者不仅合乎天道儒道,荀子还讲王制,即王者的治理法度。他说:“奸言,奸说,奸事,奸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才行反时者死无赦。夫是之谓天德,是王者之政也。”

意谓:“对于说话、主张、做事耍手段、钻空子、不安分、偷奸使坏之人,要给予安置,加强教育,适当等待,有所鼓励引领,有所惩罚警示。能够接受安置的就让他们安定下来,不能接受安置的只好予以舍弃。

“对于几种残疾人,君王要收养他们,使用他们的才具,救济他们的衣食,全面覆盖,不能遗漏。

“而对于颠覆社会秩序的人,只能坚决处死,不能赦免。这样做,合于天道天德,这是王者的施政方略。”

这已经突破了儒学的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范畴和礼教,讲到一些精明强悍的用权手段和计谋了。虽然在其他地方,荀子多次反对治国理政的计谋化。

荀子讲正名,强调桀纣之类的独夫民贼、无道昏君,根本不能算君王,而伊尹、周公等的临时行使君王权柄,也绝非悖逆。荀子的治理思想,包含着对非治、悖逆形势的承认、解释与对策。

荀子强调:法者治之端(根据),君子,法之原。就是说要以人治保证法治。他说:明主,急得其人,暗主,急得其势,就是说,礼义第一,用人第二,炙手可热的权势只能叨陪第三。他的人治高于法治论现在看来也许不怎么对,但这些说法仍然惟妙惟肖,来自古代后代本土实践,令人觉得荀子实有朝廷官场政治生活经验,细腻翔实。他描写的政治生活现象可闻可见可触可以务实评析,绝非凌空蹈虚之论。他没有孟子那样高调,但是比孟子扎实。

操作起来,他认为天子、诸侯君王们的主要职责任务是用贤人、清奸佞、赏罚分明、绳墨公平。荀子甚至强调说天子君王是正道驱动者、布局者、指挥者与裁判者,而做事处理日常政务主要是靠你用的“相”,以及贤良臣子。荀子认为,有好人好用,天子诸侯可以劳逸适度,可以更多地享受生活,可以更主动地评价监督调配,高高在上,主动在己,进退咸宜;当然,这只能是一个角度。历史上的“明君”,更多是将决策与用人结合起来的。用毛主席的说法,是“出主意、用干部”,而邓小平的说法是:“抓头头,抓方针”。

荀子讲臣,把臣子分为几种,一日态臣,靠表态作态取宠信者是也;二日篡臣,做官而扩张权势、穷奢极欲乃至架空君王者也;三日功臣,取得信任,办实事者也;四日圣臣,忠诚于君王,忠诚于正道,有所完善,有所谏争,不但出色完成了君命,而且树立了典范、优化了形象,改善各方对于权力系统的舆论观感者也。不用多说,这样的区分,相当地道!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