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蛟龙出港(2)

2022-09-10 22:47:0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风水龙港,产业兴城,模式创新;科技的动能,文化的引领,一个个有着地方特色和行业优势,浸润着文化内涵的新业态、新品种,为龙港的发展助力,提升新型城市

风水龙港

产业兴城,模式创新;科技的动能,文化的引领,一个个有着地方特色和行业优势,浸润着文化内涵的新业态、新品种,为龙港的发展助力,提升新型城市的人气。从小生意到大产业,从手工作坊到新技术革命,仅以印刷业为例,龙港近来着重打造的印艺小镇,汇聚了国内知名的印刷企业。一个初具规模的印刷博物馆,有着众多的印刷物品馆藏,实物文图,是龙港代表性产业发展变化的历史再现,也是中國印刷业的历史见证。占地近两千亩的印艺小镇,16个名企入驻,其中有八戒印务总部等印务企业大佬。这里定期举办的展览会、博览会、学术交流,着眼高端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印刷与创意海峡两岸论坛。印艺小镇是利用空间的最大化,提升一个地方行业的影响力。

龙港市区中心大道,一个古色古香的建筑,仿旧式的黑白色彩,引人瞩目。这里,闹中取静,有一个很雅致的名字:城市文化客厅。文化者,如风如缕,潜移默化,书香飘溢,惠及书人。阅读区、展示区、沙龙中心、艺术长廊、咖啡屋、茶室、书吧,一应俱全。一缕书香中,可见鲁迅、马克思、爱因斯坦、胡适等大师们的雕像,可在各类历史文化的典籍中,与先贤神会。长长的条桌,圆圆的小马凳,营造读书环境,在一方安静之地,“兼具城市书屋、独立书店、人文会客厅等功能,定位于:一个为心灵构筑的家园,一个关于阅读咖啡、音乐和梦想的空间,一个典雅的艺术殿堂。”那天,一群小学生在充满童话色彩的儿童图书角,随意地翻读,安静阅读,一个温馨而美好的画面,定格于来访者心中。疫情之后,每月的“壹日读书会”重启,每月第一日读书,每期一主题,有专家学者,有学生少年,主讲与问答,教学相长,神圣地阅读,也在快乐中阅读。因为有一大批热心人,有本土作家、诗人李玉信、李统繁等人,精心组织,坚持下来。一个城市的文化精进,必有一批担当的播火者。客厅,不只是门面,打造城市文化客厅,也筑就了一个新兴城市的人文之魂。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走龙港郊区,自然风光、社会风情,不禁令人想到这一千六百多年前陶诗的意蕴。

仲夏,阳光炽烈,华中社区的“小江南”庭院,大片荷叶如擎雨盖,密匝丰茂。莲花灿烂,流水清澈。前面的一条小河渠,乌篷船往来,水清草绿,江南风情院,一个生态纯美、清静如许的城市后花园。

大半个运动场的荷塘中,壮硕的叶片连成一片偌大绿毯,遮住水面,亭台楼阁,铁链小桥,走上去不乏惊险。几位文友也许好久没有走铁索的经历,孩童般的跃跃欲试。一摇一晃,放浪嬉戏,露出了儿时的狂野。更有蒋作家用大荷叶挡阳光,颦笑问几分古典韵味,手机相机争抢对拍。荷田衬托远近楼门、田舍,“镇改市”后,社区宜居环境按城市标准建设,而这一方荷塘,绿水红花草坪,或许是为了留下乡间记忆,记住乡愁。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